【臥槽!!】
猝不及防的看到海水下方,忽然冒出一張漩渦般的深淵大嘴!
直播間觀眾始料未及的倒抽了一口冷氣:
這大小……
多多少少的有點太離譜了吧!!
確定隻是要吃小魚小蝦嗎?
這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鯨吞,
感覺能把它自己吃了。o(╥﹏╥)o
按這個幅度,吃人那還不是輕輕鬆鬆啊喂!!
【道理我都懂,但是座頭鯨的嘴怎麼可以這麼大?!】
【我的媽,猛地一看還以為是地球漏了……就賊離譜!!】
這一口炫下去。
不得瞬間吃撐啊!
“哪兒有那麼快。”
楚澤搖搖頭,笑笑:
“要是真一口就能吞飽,座頭鯨又何至於每天進食20個小時啊。”
“雖然它們的嘴巴長得很大,又因為上下顎結構特殊的關係,進食的時候可以張到90度。”
對比起其他的須鯨,的確是有一些進食的先天優勢。
但優勢也並沒有太大。
畢竟對比起這龐大的體型和嘴巴。
座頭鯨的喉嚨可以說是相當小巧玲瓏了:
“也就一顆蘋果那麼大吧。”
再加上座頭鯨屬於須鯨,缺乏可以拿來咀嚼食物的牙齒。
所以太大的食物,是真嚼不動也咽不下去。
即便嘴巴張得巨大,看起來很是駭人。
實際上也隻能吃點小魚小蝦壓壓驚~
於是在海域裡遇到密集的小體型魚群,座頭鯨就會張開大嘴。
把數噸的海水和魚蝦一起吞進口中,
再將海水通過鯨須過濾出來,把魚蝦直接咽下去。
可以說是方便有效啦!
直播間觀眾愣了愣:
【啊,原來如此。】
【可是,總覺得座頭鯨的這種行為似曾相識是怎麼回事呢。】,這行為大概就跟我在火鍋裡拿著漏勺撈蝦滑差不多?】
【……噗,神特麼撈蝦滑!仔細想想還挺形象?】
【座頭鯨的這大嘴,可不就是漏勺嘛!】
這個形容……
雖然形象。
但很離譜!
不過。
反正都是吞,直接張開嘴巴吞魚不就完了嘛!
怎麼還要吐這一整個海域的氣泡呢?
難不成是為了儀式感?
為了好看?
這也太……太優雅了吧!!
【倒不是什麼儀式感。】
自昨晚和楚澤達成未知島嶼的對賭協議之後,就一直沉寂的【解說員】團隊,此刻忽然冒泡了:
【主要是我們亞熱帶地區的海域,很多時候資源沒有南極那麼密集嘛。】
座頭鯨在南極海域的時候,吃磷蝦的確可以隻衝進磷蝦群,
拿著“漏勺”狂撈一氣。
但是到了魚群相對來說更分散一些的海域,
那就得想想彆的辦法了:
【這些小魚不夠集中,遊動速度也很快。如果直接一口鯨吞的話,其實吃不到多少魚的。】
大部分都是海水!
而以座頭鯨的龐大體型來說,即便是張張嘴,那也是要消耗熱量的。
這可就很不劃算了。
屬實是會越吃越餓!
是以,座頭鯨一般會采取團隊協作的模式。
幾頭鯨魚同時圍住海域,不斷利用巨大而又密集的氣泡,形成一堵“氣泡牆”。
將魚群全部留在海域裡,避免逃跑~
然後不斷將氣泡朝內收緊。
等到魚群達到一定密度之後,
再從底部包抄,來一個猝不及防的“鯨吞”!
雖然麻煩是麻煩了點。
但也能達到和在南極吃磷蝦的時候差不多的密度。
可以說是有點麻煩,但很有用的行為~
好家夥!
聽完解說員的解說。
直播間觀眾眼前一亮,感覺無用的知識又增加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