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陳峰給出的這個利用美債隔空置換1500億美元資產包的大膽方案,孫處長和隨行來的兩個年輕人全都是麵色一變。
合著眼前這位90後華夏首富,是把自己的如意算盤打到了央媽頭上!
“難怪這小子全程一副有恃無恐。”
“就算被華爾街鎖倉了,也絲毫不擔心資金撤不回來。”
“這是提前預判到了咱媽會出手救他?”
“還是入局美股之前,就已經算到了這一步會被製裁的結果?”
孫處長腦子裡思緒萬千,心中對於陳峰的頂級預判能力更是佩服地五體投地。
要知道,2020年的華夏是全藍星持有美債最多的國家。
截止目前3月份,央媽手裡的美債規模累計達到了1.3萬億美元的規模。
之所以會有這麼高的持有規模,是因為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老美引發的金融海嘯席卷了全球資本市場。
而當時的華夏正處在高速發展階段,那幾年國內每年gdp增長就沒有低於過10的,樓市、股市、實體製造業等各路經濟引擎齊飛。
為了維持良好的經濟增長局麵,以及充當全球經濟的壓艙石,華夏在08年次貸危機那次出手扶了老美一次。
大舉買入‘美債’的同時,還把自身製造的廉價商品出口到阿美莉卡,維持老美的基本盤不出現崩潰。
相當於在老美最困難的時候,抬了一把老美的花花轎子。
免得再出現一次類似1971年那次布雷頓森林體係的崩潰的局麵,讓央媽手頭持有的美元外彙大幅度貶值。
當然,這樣大舉持有美債的方式,對華夏自身也有非常大的好處。
一來是增加了進出口貿易的流動性,二來就是方便與全世界的國家做交易,極大促進了製造業的蓬勃發展。
可是自2018年貿易摩擦以來,川大統領開始不停給華夏扣帽子加征關稅,老美內部經濟再次惡化,美元出現大幅度貶值。
這就逼得央媽不得已頻繁出手套現美債了。
讓手頭原本持有的多達2萬億美元的‘美債’,一路減持到了現如今的1.3萬億美元的程度。
提到在這裡,普通人要先搞懂‘美債’和‘美元’這兩種東西的區彆和本質。
‘美元’是阿美莉卡聯邦儲備係統美聯儲)發行的一種‘儲備債券’,它的本質並非是老美法定的貨幣,隻是以貨幣的形式在市麵上自居、流通。
而‘美元’發行方美聯儲,實際上是由十二家私人銀行組成,現如今已經脫離了老美聯邦政府的掌控,擁有獨立的發債權,深刻影響著全世界的經濟走勢。
過去曾經有幾位雄心壯誌老美大統領想把‘美元’收歸國有發行,結果下場就是眾人皆知的腦洞大開。?
至於‘美債’則是阿美莉卡財政部代表聯邦政府發行的一種國家公債,是老美真正意義上的信用貨幣。
這類公債可分為憑證式國債、實物券式國債又稱無記名式國債或國庫券)和記賬式國債3種。
而央媽手中的‘美債’大部分都屬於中、長期無記名式國債,可以在全球資本市場內進行自由交易。
可是‘美債’的市場,相較於美股市場而言規模體量雖然大的許多,但是熱度遠不如美股那麼火爆。
像疫情爆發之前,全球美債市場的日均交易量隻有區區不到9000億美元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