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倫敦當地媒體的大肆報道,有關渣打銀行易主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英吉利。
特彆是急的猶如熱鍋上螞蟻的渣打集團董事會,更是被這突如其來的舉牌消息給炸懵逼了!
因為對手的動作太快,快到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本以為鼎峰投資這次接收了華爾街方麵的股份後,會沉浸下來醞釀一段時間,確保萬無一失後才會對渣打銀行真正下手開刀。
隻是萬萬沒想到,對方手裡的籌碼會雄厚到55.57這種程度!
此時就算渣打集團董事會,把除鼎峰投資以外的所有中、小散戶都召集聯合起來都沒戲了。
就算發起‘毒丸計劃’也沒有用了!
artinipton)於1982年發明的。
這種方法的業內名稱叫做‘股權攤薄反收購措施’。
當一家公司遇到惡意收購,尤其是當收購方占有的股份達到公司總股本的10到20的時候,公司實際控製人為了保住自己的控股權,就會大量低價增發新股。
目的就是讓收購方手中的股票占比下降,也就是攤薄股權,同時也增大對手的收購成本,讓收購方無法達到控股的目標。
一旦發起這個毒丸計劃,能對惡意收購方產生威懾作用,讓對手喪失對收購的興趣。
可是眼下,鼎峰投資手中持有的渣打銀行股份,已經超過了總股本的半數以上,比倫敦的渣打集團董事會都多!
按照金融業的法理規定,人家鼎峰投資現在才是正兒八經的渣打銀行實際控製人,渣打集團隻能屈居第二大股東。
這時候給對麵發毒丸,是要把自己毒死嗎?
於是,當得知這個炸裂消息後,渣打集團董事會主席威廉·豪斯第一時間就停止了對外求援動作。
他原本的意圖,是打算靠著英吉利和華夏的時間差,從場外搖幾個倫敦當地的大財團進來去二級流通市場上和鼎峰投資搶籌碼的。
現在倒好,對方悄無聲息就完成了對渣打銀行的實際控股。
這時候就算威廉·豪斯等人再聚集更多的資金都沒用,大部分籌碼都在鼎峰手中,拿錢對抗肯定是沒戲的。
所以威廉·豪斯就在緊急召開的董事會上,麵向全體董事商討接下來的對策:“各位紳士們!我們不能就這樣坐以待斃!看著渣打的百年基業,被一個華夏野蠻人霸占!”
“渣打銀行是英吉利銀行業的重要象征!必須尋求大英金融行為監管局的介入,以‘威脅英吉利金融安全’為理由阻止這次卑鄙的股份收購!”
英吉利不存在所謂的‘銀監會’,所有的銀行都受到金融監管體係中的核心機構——大英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的監管。
特彆是渣打這樣一家老牌英資銀行,行內保管著儲戶超過8000億美元的資產,其中大部分都是來自英吉利當地的儲戶。
這樣一家英資銀行被華夏資本收購,這背後牽扯到的利益糾葛可就太大了。
單是一個銀行儲戶數據監管問題,就夠大英金融行為監管局頭疼的。
可惜的是,威廉·豪斯的這個濫用‘盤外招’的提議,引來了渣打董事會諸多成員的強烈反對。
甚至還有一位銀發的老董事出言譏諷道:“威廉主席!你的這個建議如果放在100年前,或許還有幾分可能。”
“但是放到現在,我想應該沒有任何作用!”
威廉·豪斯聞言麵露狐疑地問道:“hy?”
那位銀發老董事譏諷一笑:“你去看看英吉利的泰晤士河裡停靠的那幾艘來自華夏的052d軍艦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