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產業涉及年輕人的輿論陣地,華夏不去搶占就會被國外拿去。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那就是英雄聯盟的年度s賽係列。
明明擁有最多的玩家基礎,卻在大型的英雄聯盟賽事上年年無緣冠軍。
你說是華夏年輕人在電競方麵沒有天賦嗎?
也不是!
刀塔大賽也有輕鬆拿下ti奪冠的記錄。
之所以會造成這種局麵,一來是國內電競產業不成熟,二來就是大部分優秀的電競選手會因為非常現實的生計問題埋沒在了人潮之中。
這就跟足球一樣,華夏國內會踢球的人一大堆。但是想要上場去踢就得花錢走關係,去各種鍍金。
結果踢輸了,那群壟斷足球行業資源的人就說足球場地不夠,足球注冊選手不夠。
總之各種理由都能找,卻不去反思自身製度上的問題。
然後接二連三被一些用業餘球員的小國給踢敗,形成了現在擺爛躺平,扶不起阿鬥的局麵。
與其讓電競產業也陷入了足球化,陳峰覺得還不如自己花點小錢把整個行業扶持起來。
而且隨著網絡直播的興起,還有華夏經濟的騰飛,過去無法、難以變現的電競事業也有了賺錢的門路。
直播打賞、賽事門票、戰隊周邊、活動演出等等,總之這玩意兒要看誰去操作。
如果單純靠汪思聰這群富二代去搞,很難搞出名堂。
隻有像鼎峰這樣的真正大資本進入,才會讓整個行業規劃化、規模化、職業化,才能刺激到年輕有潛力的電競選手加入其中。
當然,在聽完陳峰對國內電競產業的前景描述後,汪思聰那顆熄滅的雄心壯誌也開始逐漸燃動了起來。
10個億的風投對於巔峰時期的萬大而言,確實不算什麼。
當年為了出來創業,老汪直接給小汪5億的啟動資金,後續還追加了不少。
可是現如今的萬大早已經自身難保,在開啟頻繁變賣固定資產,去高杠杆負債的路線後,萬大過去依靠融資‘內貸外投’的那種高速擴張模式早就全麵崩盤。
彆說10個億了,就算1個億的流動資金都很難擠出來。
甚至於在出國投資和上麵搶食,得罪了上麵後,萬大在上市、融資這塊更是被全麵卡死。
為了自救續命,老王從2017年就開始變賣旗下的文旅產業、電影產業、萬大廣場的產權等等來套現。
結果到了前世疫情之後,萬大集團都沒能再次翻身。
這一世有了陳峰這個意外強援介入,萬大集團的前景雖然依舊不明,但是好歹自甘墮落的汪思聰起碼能重新走出一條電競創業路子來。
當然,陳峰之所以願意在這個節骨眼上對汪家拋出橄欖枝。
也是因為前世的時候,互聯網上對於老汪的風評還算不錯。
在各大地產商暴雷跑路的局麵下,也就隻有萬大的老汪願意積極配合還債自救選擇留在國內。
這時候先把他兒子從泥潭裡救出來,也算是鼎峰投資對外釋放的一個小信號了。
除此之外,老汪這人早年間還投資過足球,他搞的萬大隊更是一口氣在亞洲連取50場不敗的記錄,踢地小鬼子、小棒子各種低頭。
有這方麵家傳的體育基因在,小汪在電競事業才能保持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