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十七追上大狗,大狗居然口吐人言。
“顧十七,你以為這就完了嗎?”
大狗兩眼一睜,一陣空間波動的漣漪擴散開。
顧十七陷入昏迷。
顧十七再醒來時,青銅劍的寒意還殘留在掌心。
"侍書郎大人,該去內殿了。"宦官尖細的聲音刺入耳膜。顧十七低頭看見自己穿著暗紅色官服,腰間掛著象牙腰牌,上麵刻著"錄事顧十七"五個小字。
又是新副本?
永安宮的回廊長得望不到儘頭。夜霧中飄浮著檀香與藥渣混合的氣味,遠處傳來斷續的咳嗽聲。顧十七摸了摸袖袋,裡麵除了毛筆硯台,還有半塊吃剩的胡麻餅——這具身體的原主人大概是在值夜時睡著的。
"陛下口諭,今夜所見所聞,皆錄於紫帛。"領路的宦官突然停下,遞來一卷泛著珍珠光澤的絲綢,"但第十七條規則需用朱砂書寫。"
內殿燭火比想象中明亮。劉備半倚在龍紋榻上,蠟黃的麵容像被抽乾水分的橘皮。諸葛亮跪在榻前,白色麻衣被地磚滲出的寒氣浸成灰色。顧十七注意到丞相的膝蓋微微發抖,但羽扇仍穩如磐石。
"孔明..."劉備的聲音讓香爐青煙為之一滯,"你看這《遺詔》可還妥當?"
當竹簡被展開時,顧十七差點打翻硯台。原本工整的隸書間,浮現著密密麻麻的血色小字:
【白帝城托孤規則怪談】
1.若諸葛亮拒絕接受托孤,立即處死劉禪
2.每日需有至少三名大臣質疑丞相權威
3.北伐期間糧草損耗不得超過五成劃去)三成
4.當陛下眼白變紅時,不可直視其麵容
5.阿鬥的書房永遠保持七盞燈...
"臣..."諸葛亮突然劇烈咳嗽起來,羽扇邊緣滲出暗紅,"願效犬馬之勞。"
劉備的指甲劃過竹簡,在"君可自取"四字上留下銀色劃痕。顧十七袖中的紫帛突然發燙,浮現出與竹簡完全不同的文字:
【真實規則】
1托孤儀式必須失敗一次
2說謊者的眉毛會先變白
3唯有死者可見全部規則
"顧卿?"劉備轉向顧十七時,眼白泛起魚卵般的血絲,"你記到第幾條了?"
毛筆在顧十七手中自己跳動起來。宣紙上浮現的墨跡扭曲如蚯蚓:"寅時三刻前需完成血誓,否則先主魂魄將永困白帝城。"而此時更漏顯示,距寅時隻剩半個時辰。
諸葛亮突然按住顧十七顫抖的手腕。他掌心有北鬥七星狀的老繭,觸到皮膚的瞬間,那些血字規則突然在顧十七腦中重新排列:
【終極規則】
本怪談唯一解法:
丞相必須活著承受所有罵名
蜀漢必須滅亡
這是先主真正的遺願
殿外傳來烏鴉啄食簷鈴的聲音。劉備的嘴角開始滲出黑血,但浮現在竹簡上的新規則讓更恐怖的事實昭然若揭——眼前這位"先主",早在三天前就該駕崩了。
"有意思。"諸葛亮突然輕笑出聲,七星羽扇劃過自己咽喉,在皮膚上留下光的軌跡,"原來陛下要臣死的不是肉身,而是千秋名節。"
當第一縷晨光穿透窗欞時,顧十七看見丞相的影子分裂成兩個:一個跪著接過詔書,另一個正將紫帛規則吞入腹中。而龍榻上的劉備,終於閉上了那雙爬滿血絲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