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十七·科茲洛夫站在中央行政大廈b區17層的銀色大門前,手裡攥著那張燙金封皮的調令。
「同誌,您已被晨星係統選中。」
門上的掃描儀亮起藍光,一道冰冷的機械音響起:
“身份確認:顧十七·科茲洛夫,糧食分配部三級職員。請進行首次思維校準。”
顧十七咽了口唾沫,推門而入。
房間內光線昏暗,中央擺放著一台形似牙科手術椅的設備,上方懸掛著半球形的金屬頭盔,無數細小的電極針閃爍著寒光。
“請坐。”房間角落的終端屏幕亮起,浮現一行文字。
顧十七僵硬地坐下,頭盔自動降下,貼合他的頭顱。
“思維校準開始。”
第一秒,顧十七感到一陣細微的電流竄過後頸,像是有人用冰錐輕輕刺入他的脊椎。
“正常現象。”終端屏幕顯示。
第三秒,他的視野邊緣開始浮現藍綠色的噪點,像老式電視的雪花屏,逐漸覆蓋整個視線。
“視覺乾擾屬於標準程序。”
第十秒,他的耳邊響起嗡鳴,隨後變成一種低沉的、有節奏的電子音,像是某種心跳。
“聽覺異常無需報告。”
第二十秒,顧十七突然看到記憶閃回——他五歲時在河邊溺水,父親跳下去救他,而此刻,父親的臉上沒有五官,隻有一片模糊的藍色光影。
“記憶回溯為校準必要步驟。”
第三十秒,他的太陽穴突突跳動,疼痛如鑽。終端屏幕上的文字微微扭曲:
“頭痛屬於正常現象。”
第一分鐘,顧十七聽到一個不屬於機械音的人聲,在他腦中低語:
“你屬於我們了。”
“幻聽無需在意。”
第二分鐘,顧十七的肌肉開始抽搐,他的手指不受控製地敲擊扶手,仿佛在輸入某種編碼。
“肢體反應符合預期。”
第三分鐘,一切戛然而止。
頭盔升起,顧十七大口喘息,冷汗浸透襯衫。
終端屏幕閃爍:
“校準完成。歡迎加入晨星係統。”
顧十七跌跌撞撞地走出校準室,走廊上的同事們步伐一致,麵無表情。他們的瞳孔在暗處泛著淡藍色的光。
他回到工位,發現桌上多了一本黑色手冊。翻開第一頁:
《思維校準異常事件記錄》
僅供內部查閱)
案例:職員彼得羅夫在校準過程中尖叫,聲稱看到“藍色人影”。校準終止後,彼得羅夫失去語言能力,現調往檔案室。
案例:職員伊萬諾娃校準後記憶出現斷層,忘記自己已婚。其丈夫前來詢問時,係統判定為“乾擾因素”,已處理。
案例:職員庫茲涅佐夫校準後工作效率提升300,但拒絕進食。第三日發現其連接終端靜脈注射營養液,行為已獲批準。
顧十七的手指顫抖著翻到最後一頁,發現一行手寫小字:
“不要相信校準後的自己。”
那晚,顧十七被安排值夜班。
2200整,大廈的燈光自動調暗,隻剩下終端屏幕的藍光幽幽閃爍。
突然,所有屏幕同時亮起,顯示同一行字:
“檢測到未校準思維。”
顧十七僵在原地。
他的終端自動打開一個文件:《低效單位清除名單》。
他的名字在列。
“最終校準程序啟動。”
天花板上的通風口打開,某種無色氣體緩緩滲出。顧十七衝向出口,卻發現門已鎖死。
終端屏幕上的文字扭曲變形,最後變成一句話:
“你本可以成為我們。”
第二天,糧食分配部的同事們照常工作。
顧十七的工位坐著一名新職員,他的動作精準如機器,瞳孔在暗處泛著藍光。
終端屏幕記錄更新:
“低效單位已替換。係統效率提升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