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十七的目光緩緩掃過書架上一排排的史書,從《史記》到《資治通鑒》,再到各種現代史學著作。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扶手,發出極輕微的聲響,似乎在斟酌如何開啟這個沉重的話題。
“小蔓,曉芸,”他終於開口,聲音低沉而清晰,在寂靜的書房裡顯得格外凝重,“之前和你們談及的維度、頻率,是理解世界構成的一種方式。而今晚,我想和你們談談我們腳下這片土地的曆史,一種……或許從未出現在任何教科書上的曆史。”
林小蔓和顧曉芸都屏住了呼吸,預感到了接下來的話將非同尋常。
“作為……嗯,擁有了遠超常人時間的存在,”顧十七謹慎地選擇著措辭,避免直接使用“永生”這個詞,“我有很多時間去觀察,去調查,去拚接那些被時光塵埃掩蓋的碎片。我查閱過無數孤本秘典,探訪過諸多禁忌之地,甚至……與一些極其古老的‘存在’有過交流。”
他頓了頓,目光變得銳利起來。“我逐漸發現,中華大地五千年的文明史,其發展的軌跡,並非完全由我們自身的意誌所主導。有一股……或者說多股……來自遙遠星辰的力量,始終如同幽靈般徘徊在曆史的陰影處,時而隱晦,時而直接地插手乾預。”
顧曉芸忍不住吸了一口涼氣。林小蔓的手下意識地握緊了。
“在我的調查和推斷中,”顧十七的聲音平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從夏朝奠基,到民國落幕,在這漫長的歲月裡,真正意義上,由我們華夏先民完全自主掌握國家權力、主導文明走向的時代,隻有四次。”
“隻有四次?”林小蔓失聲重複,這個數字讓她感到震驚。
“是的,隻有四次。”顧十七肯定地點點頭,伸出了手指,“第一次,是商朝。”
“商?”顧曉芸努力回憶著課堂知識,“那個有甲骨文和青銅器的朝代?”
“沒錯。”顧十七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商朝,特彆是早中期,其文化充滿了原始、粗獷、甚至有些血腥的勃勃生機。他們敬鬼神而遠之,更注重現世和人祭的力量。他們的青銅技術突然爆發,但其紋飾和冶煉方式,與同時期世界其他文明截然不同,帶有一種獨特的、內在驅動的演化痕跡。更重要的是,我在一些極其古老的遺跡中,發現商人對‘天’或‘帝’的崇拜,雖然神秘,但更像是一種對自然和祖先力量的抽象概括,其中找不到任何明顯屬於‘非人’智慧的乾預痕跡。他們的權力更迭、興衰成敗,都清晰地烙印著人類自身的欲望、智慧和愚蠢。直到商末,那種……被滲透的跡象才開始隱約出現。”
他停頓了一下,讓她們消化這個信息,然後豎起了第二根手指。
“第二次自主時期,是三國時代。”
“這是一個英雄輩出、謀略縱橫的時代。”顧十七的語調帶上了一絲奇異的感慨,“魏、蜀、吳,其開創者和核心謀臣,無論是曹操的雄才大略、諸葛亮的鞠躬儘瘁,還是孫權的守成之策,都是純粹人類智慧與意誌的極致體現。那個時代,星空的力量似乎短暫地退潮了,或者說,被那個時代人類噴薄而出的巨大能量場所暫時屏蔽了。所有的爭鬥、聯盟、背叛、理想與野心,都是人與人之間的博弈,精彩絕倫,也慘烈無比。那是一曲純粹由人類譜寫的英雄史詩。”
“那……之後呢?魏晉南北朝?唐朝呢?”顧曉芸急切地問。
顧十七搖了搖頭,豎起了第三根手指。“之後,便是漫長的乾預時期。直到第三次自主時期的到來——隋朝。”
“隋?”林小蔓若有所思,“就是……你之前去的那個陵墓的朝代?”
“是的。”顧十七的眼神變得格外幽深,“隋文帝楊堅,結束數百年亂世,一統天下。他的許多政策,如開創科舉雛形、製定《開皇律》、推行均田製,都帶有極強的、試圖從根本上重塑社會結構的‘人本’色彩。而他的兒子,隋煬帝楊廣,雖然後世評價極端,但他開鑿大運河、營建東都、西巡張掖等一係列龐大工程和行動,其背後驅動力,是一種近乎瘋狂的、想要徹底由人類意誌掌控自然和地理、建立不世功業的雄心。這種強烈到極致的‘人’的意誌,或許再次短暫地驅散了星空的目光。當然,這種極致也帶來了反噬,導致其速亡。但隋朝兩代君主的努力,其核心是向著由人自主的方向的。”
書房裡安靜得能聽到彼此的呼吸聲。曆史的宏大畫卷在顧十七的敘述中展開,卻又蒙上了一層令人不安的陰影。
“那……盛唐呢?萬國來朝的大唐也不是嗎?”顧曉芸難以置信地問,唐朝幾乎是每個中國人心中自主強大的象征。
顧十七輕輕歎了口氣,帶著一絲遺憾。“唐太宗李世民,一代英主,但其家族背景與北方胡族關係密切,而某些胡族信仰體係深處,早已摻雜了非人的影響。武則天時代,彌勒信仰和諸多‘祥瑞’的背後,隱隱有刻意引導的痕跡。唐朝的強大是真實的,其文化包容也是事實,但在權力最高處,某些決策的關鍵節點,總能察覺到一絲不協調的、超越當時人類認知的‘引導’力量。它更像一個被精心扶持的樣板,一個展示給域外看的‘完美帝國’,而非完全內生性的崛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沒有繼續解釋其他朝代,但那沉默已然說明了問題。宋、元、明、清……那些輝煌與悲歌交織的時代,似乎都未能完全擺脫那無形的手。
最後,他豎起了第四根手指。
“第四次,也是最近的一次,是民國時期。”
“這是一個思想爆炸、新舊碰撞、救亡圖存的狂飆時代。”顧十七的語調帶著一種複雜的敬意,“從辛亥革命到北伐戰爭,再到艱苦的抗戰,雖然外部壓力空前巨大,內部派係林立,但那個時代的精英們,無論是哪個陣營,其核心驅動力是純粹的‘民族自覺’和‘人的覺醒’。他們在探索道路,在試錯,在流血犧牲,爭論、鬥爭、實踐,這一切的動力源,都來自這片土地上的生靈自身對自由、獨立、富強的渴望。那種混亂中迸發出的巨大精神力量,那種‘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決絕,再次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場域,使得外部的乾預在某種程度上被削弱或排斥了。儘管短暫,儘管充滿苦難,但那是一個思想與權力激烈碰撞、並由人自身試圖做出選擇的時代。”
顧十七說完,收回了手,身體微微後靠,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他看著眼前兩位最重要的家人,她們的臉上寫滿了震驚、茫然,以及努力理解後的沉重。
“所以,”林小蔓的聲音有些乾澀,“你的意思是,除了這四個時期,其他的……那些我們熟悉的漢、唐、宋、明、清……都……”
“都或多或少,受到地外文明勢力的滲透、引導,甚至是直接操控。”顧十七平靜地接話,語氣斬釘截鐵,“它們可能是代理人戰爭,可能是文明實驗場,也可能是為了攫取某些我們尚未知曉的資源。那些在曆史中突然出現的‘祥瑞’,那些看似超越時代的‘技術’,那些關鍵人物身邊出現的‘異人’,那些推動曆史走向詭異拐點的‘偶然’……背後都可能閃爍著非人的影子。”
顧曉芸臉色發白,喃喃道:“這太……這太可怕了。那我們以前學的曆史……”
“你們學的曆史依然是曆史,記錄的是發生過的事實。”顧十七溫和地打斷她,但眼神依舊嚴肅,“隻是驅動這些事實的深層原因,比書本上寫的要複雜得多,也黑暗得多。知道這一點,並非為了否定我們先人的努力與智慧,恰恰相反,正是在這種巨大的、無形的壓力下,我們民族還能一次次煥發出驚人的生命力,創造出璀璨的文明,才更顯得不易和可貴。”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窗外沉沉的夜色和遙遠的星空。
“告訴你們這些,不是因為我們已經強大到可以對抗什麼,而是希望你們能真正明白,我們麵對的究竟是什麼。永生,不僅僅是時間的延長,更意味著你將目睹更多隱藏在幕後的真相,承擔更多知曉秘密的重量。”
“從今往後,你們眼中看到的每一件古物,讀到的每一段史書,或許都需要用一種新的視角去審視。曆史的塵埃之下,埋藏著的不僅是王朝更迭和英雄傳奇,可能還有……星海的秘密和無聲的戰爭。”
月光灑在顧十七的身上,投下長長的影子。書房內,茶已涼透,但三人的思緒,卻如同奔湧的江河,再也無法平靜。一部全新的、浩瀚而令人敬畏的華夏史,正緩緩向他們展開它隱秘而真實的一角。
喜歡規則怪談:她不是雨姐請大家收藏:()規則怪談:她不是雨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