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李正龍派人去打聽情況。當得知蕭琰是被張謙等人故意刁難,派來負責這棘手的堤壩修繕工作,而且還遭到了重重阻撓和汙蔑時,李正龍的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
他仔細觀察著蕭琰,隻見那個年輕的書生雖然麵帶疲憊,卻眼神堅定,指揮著百姓們有條不紊地工作,絲毫沒有退縮之意。李正龍心中暗暗點頭,覺得這個蕭琰倒是個有擔當的人。
“去,把那些散布謠言的人給本王抓起來,查清是誰在背後指使。”李正龍對身邊的侍衛吩咐道。
侍衛領命而去,很快就將幾個散布謠言的地痞無賴抓了過來。
經過一番審訊,他們很快就交代了是受當地豪強的指使,而那豪強又是聽從了張謙門生劉成的命令。
李正龍得知真相後,怒不可遏:“張謙好大的膽子,竟敢如此欺壓一個寒門書生,還置百姓的生死於不顧!”
他當即決定,要好好管管這件事。
幾日後,早朝之上,張謙率先發難,彈劾蕭琰在堤壩修繕過程中玩忽職守,克扣工錢,導致民怨沸騰。
“陛下,蕭編修負責堤壩修繕一事,不僅毫無進展,反而激起民憤,實乃無能之輩,請陛下嚴懲。”張謙跪在地上,聲淚俱下地說道。
劉成等人也紛紛附和,列舉了一些所謂的“證據”,矛頭直指蕭琰。
蕭琰連忙出列,反駁道:“陛下,臣冤枉!張侍郎所言純屬汙蔑,堤壩修繕之所以進展緩慢,是因為有人從中作梗,克扣款項,還散布謠言,擾亂民心。臣這裡有百姓的聯名上書,足以證明臣的清白。”
說罷,蕭琰將一卷百姓聯名的書信呈上。
皇帝李新宇接過書信,翻看了幾頁,眉頭緊鎖。他看向張謙:“張愛卿,蕭愛卿所言是否屬實?”
張謙心中一慌,但還是強作鎮定地說:“陛下,此乃蕭琰收買百姓偽造的證據,不可輕信。臣願以項上人頭擔保,所言句句屬實。”
就在兩人爭執不下之際,殿外傳來一聲洪亮的聲音:“陛下,臣有本啟奏!”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靖王李正龍一身戎裝,大步流星地走進殿內。
“皇弟,你何時回京的?”皇帝李新宇有些驚訝地問道。
“臣昨日剛回京,聽聞朝堂之上有人混淆是非,欺壓忠良,特來向陛下稟明情況。”李正龍跪地行禮,語氣堅定地說。
張謙等人看到李正龍,心中頓時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李正龍接著說道:“陛下,蕭編修在堤壩修繕一事上,儘心儘力,任勞任怨,深得百姓愛戴。而張侍郎的門生劉成,卻勾結當地豪強,克扣修繕款項,還指使他人散布謠言,汙蔑蕭編修,其罪當誅!臣這裡有人證物證,請陛下過目。”
說罷,李正龍將審訊記錄和一些證據呈上。
皇帝李新宇看完證據,龍顏大怒,拍案而起:“張謙!劉成!你們好大的膽子,竟敢如此胡作非為!”
張謙和劉成嚇得麵如土色,連忙跪地求饒:“陛下饒命,陛下饒命啊!”
皇帝李新宇看著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張謙和劉成,怒火中燒:“來人,將張謙、劉成等人拿下,打入天牢,徹查此事,牽連者一律嚴懲不貸!”
侍衛們上前,將張謙、劉成等人拖了下去。
解決了張謙等人,皇帝李新宇看向蕭琰,語氣緩和了許多:“蕭愛卿,委屈你了。
你在堤壩修繕一事上做得很好,朕心甚慰。
即日起,晉升你為吏部員外郎,繼續負責堤壩修繕事宜,所需款項,朝廷全力支持。”
“謝陛下隆恩!”蕭琰感激涕零地說道。
李正龍也上前一步,說道:“陛下,蕭編修雖出身寒門,卻有才有德,有勇有謀,是個可塑之才。如今朝堂之上,正需要這樣的棟梁之材,陛下慧眼識珠,實乃國之幸事。”
皇帝李新宇點了點頭:“皇弟所言極是。蕭愛卿,以後若有什麼困難,可直接向朕稟報,或是找你靖王皇叔幫忙。”
蕭琰看向李正龍,眼中充滿了感激。李正龍微微點頭,示意他安心。
這場朝堂風波,以蕭琰的沉冤得雪和張謙等人的倒台而告終。
蕭琰憑借著自己的才學和正直,在朝堂上站穩了腳跟,而李正龍的霸氣護才,也讓眾人見識到了這位王爺的剛正不阿。
從此以後,蕭琰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在李正龍的暗中支持下,為朝廷和百姓做了許多實事,成為了一代名臣。而他與李正龍之間的這段君臣情誼,也被傳為佳話,流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