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賈東旭通過趙德全的介紹成功采購到部分老物件後,葉辰和項目組覺得展品雖已有一定規模,但為了讓文化展覽更具特色,還需一些具有鄉土氣息與民俗風情的物件,進一步豐富展覽內容。經過商議,大家決定下鄉采購。
葉辰挑選了幾個細心且對文化物件有一定了解的成員,包括賈東旭、許大茂和傻柱,組成了采購小隊。一行人準備好行囊,滿懷期待地踏上了下鄉之路。
他們來到的第一個村莊,寧靜祥和,透著一股質樸的氣息。村裡的老人坐在村口曬太陽,孩子們在巷子裡嬉笑玩耍。葉辰等人向一位老者打聽是否有年代久遠的老物件。老者上下打量了他們一番,慢悠悠地說:“你們要是找老物件,村東頭李大爺家興許有。他家以前是地主,雖說後來沒落了,但說不定還留著些老東西。”
眾人謝過老者,趕忙來到李大爺家。李大爺是個和藹可親的老人,聽聞他們的來意後,熱情地將他們迎進屋裡。李大爺回憶著說:“早些年家裡確實有不少老物件,後來生活困難,賣了一些。現在就隻剩下些零零碎碎的了,不知道你們看不看得上。”
說著,李大爺從裡屋拿出一個舊箱子,打開後,裡麵有一些舊賬本、幾幅殘缺不全的字畫和幾個老式的陶瓷罐子。賈東旭仔細翻看賬本,發現上麵記錄著過去村裡的一些交易往來,很有曆史研究價值;許大茂則對字畫感興趣,雖然字畫有破損,但從筆觸和風格能看出是有些年頭的東西;傻柱看著那些陶瓷罐子,覺得造型古樸,很有特色。
葉辰與李大爺商議價格後,將這些物件都收購了下來。李大爺笑著說:“這些東西放我這兒也是閒置,能讓它們在你們的展覽上發揮作用,也算是有了好去處。”
離開李大爺家後,采購小隊繼續在村裡探尋。他們走進一家老舊的雜貨店,店裡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雜物,有老式的農具、手工編製的竹籃,還有一些已經生鏽的鐵製生活用品。
許大茂拿起一個造型獨特的油燈,燈身雕刻著精美的花紋,雖然有些陳舊,但依然能看出當年的工藝精湛。傻柱則看中了幾個手工編製的竹籃,竹籃的編織手法細膩,具有濃厚的鄉土特色。葉辰覺得這些物件都能很好地展現過去鄉村的生活風貌,於是和店主協商後,將看中的東西一並買下。
采購小隊在村裡轉了一圈,收獲頗豐。然而,他們並沒有滿足於此,決定前往下一個村莊。
第二個村莊離第一個村莊有一段距離,當他們趕到時,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村裡的人得知他們是來收購老物件用於文化展覽,都熱情地幫忙打聽。
一位年輕的村民跑來告訴他們,村尾有位老奶奶,她家裡保存著一些過去結婚時的嫁妝,都是些老物件。葉辰等人趕忙來到老奶奶家。
老奶奶的房子雖然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潔。在老奶奶的帶領下,他們來到一間廂房,裡麵擺放著一個老式的雕花衣櫃,櫃門的銅鎖已經生鏽,但雕花依然清晰可見,精美絕倫。還有一個紅色的木箱,老奶奶打開木箱,裡麵是一些色彩鮮豔的綢緞被子,雖然曆經歲月,但依然能看出當年的華麗。
葉辰看著這些物件,心中大喜,這正是他們苦苦尋找的能體現傳統民俗文化的寶貝。葉辰誠懇地對老奶奶說:“奶奶,這些物件對我們的文化展覽非常重要,我們會好好保管,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些傳統文化。您看能不能賣給我們?”
老奶奶看著這些承載著自己青春記憶的物件,有些猶豫。但想到能讓更多人了解過去的文化,她最終還是點了點頭:“你們年輕人有心做文化傳承的事兒,我這老太婆也支持。但你們一定要好好對待這些東西。”
葉辰等人連忙保證,在談好價格後,小心翼翼地將這些物件搬上了車。
隨著夜幕降臨,采購小隊帶著滿滿的收獲踏上了歸程。他們知道,這些從鄉村收集來的物件,將為四合院文化展覽增添獨特的魅力,讓參觀者更加全麵地領略到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喜歡四合院:從工傷開始的逆襲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從工傷開始的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