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窩煤模具修好後,四合院中關於文化展覽活動裡傳統生活展示區的籌備又有了新進展。大家決定趁熱打鐵,馬上製作一批蜂窩煤,以便在活動當天能更好地呈現使用蜂窩煤爐做飯的場景。
午後,陽光暖暖地灑在四合院的空地上,一張大桌子被搬到了院子中間,上麵放著修好的蜂窩煤模具,旁邊則是堆好的煤粉和黃土。按照傳統比例,黃土和煤粉要按一定比例混合,才能製作出好用的蜂窩煤。
傻柱擼起袖子,率先說道:“我先來試試這新修好的模具,看看效果咋樣。”說著,他把適量的煤粉和黃土倒入一個大盆中,加入適量的水,開始用力攪拌起來。不一會兒,原本鬆散的煤粉和黃土在傻柱的攪拌下,逐漸變成了均勻的煤泥。
傻柱將煤泥鏟到蜂窩煤模具旁,拿起模具,熟練地將煤泥填入模具的一個個圓孔中。他用手輕輕按壓,確保每個圓孔都填滿煤泥,然後將模具放在地上,用腳踩實,使煤泥更加緊實。
“嘿,大家看,這模具壓出來的蜂窩煤形狀還真不錯。”傻柱一邊說著,一邊小心地將模具提起,一塊成型的蜂窩煤便出現在眾人眼前。蜂窩煤上的圓孔排列整齊,大小均勻,看起來十分規整。
“傻柱,乾得漂亮!”葉辰在一旁稱讚道,“接下來,大家一起動手,多做一些蜂窩煤,到時候活動現場就不怕不夠用了。”
在葉辰的號召下,四合院的居民們紛紛圍了過來,開始分工協作。賈東旭和幾個年輕人負責繼續攪拌煤泥,保證材料的供應;秦淮茹和幾位大媽則幫忙傳遞工具,清理周圍的煤粉;而易中海和閻埠貴則在一旁指導,確保大家製作的蜂窩煤質量合格。
孩子們也在一旁興奮地看著大人們忙碌,他們雖然幫不上大忙,但那好奇的眼神中充滿了對傳統生活方式的興趣。其中一個小孩忍不住問道:“爺爺,為什麼要做蜂窩煤呀?”
易中海笑著回答道:“孩子,以前沒有煤氣和電的時候,大家就是靠這蜂窩煤來做飯、取暖的。這可是咱們老北京生活的一部分,在文化展覽活動上展示出來,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咱們以前的日子是怎麼過的。”
孩子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眼中對即將到來的文化展覽活動更多了幾分期待。
就在大家乾得熱火朝天的時候,許大茂也趕了過來。自從上次主動提出幫忙後,他一直積極參與到籌備工作中。看到大家都在製作蜂窩煤,他連忙說道:“我也來幫忙,給我安排點活兒。”
傻柱笑著說:“大茂,你去幫著把成型的蜂窩煤搬到那邊晾著,注意輕拿輕放,彆把煤弄壞了。”
“好嘞!”許大茂應了一聲,便小心翼翼地搬起蜂窩煤,放到指定的地方晾曬。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地上的蜂窩煤越堆越多。每一塊蜂窩煤都凝聚著四合院居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文化展覽活動的期待。
然而,製作蜂窩煤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在製作過程中,有幾塊蜂窩煤因為煤泥攪拌不均勻,或者按壓的力度不夠,出現了形狀不規則的情況。閻埠貴拿起一塊不太合格的蜂窩煤,仔細查看後說道:“大家注意啊,煤泥一定要攪拌均勻,按壓的時候力度也要適中,不然蜂窩煤容易鬆散或者變形,到時候在活動上就不好展示了。”
大家聽了,都更加認真起來,後麵製作的蜂窩煤質量也越來越高。
看著那一堆成型的蜂窩煤,四合院的居民們心中充滿了成就感。這不僅僅是一塊塊普通的蜂窩煤,更是他們傳承和展示四合院文化的重要道具。大家期待著文化展覽活動開幕的那一天,能通過這些蜂窩煤,讓更多的人感受到老北京傳統生活的獨特魅力。
喜歡四合院:從工傷開始的逆襲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從工傷開始的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