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葉辰的科研成果持續發光發熱,大院因他聲名遠揚,而葉辰本人更是成為了眾人眼中近乎完美的存在。然而,太過完美有時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困擾。
葉辰在科研領域一路高歌猛進,新型複合材料的大規模生產籌備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通信芯片與能源裝置在全球市場上供不應求。他不僅在專業領域建樹頗豐,在大院裡也以熱心腸和無私奉獻贏得了極高的讚譽。但這種全方位的完美,卻在不經意間引發了一些微妙的負麵效應。
大院裡一些原本嫉妒葉辰的人,看到他如今的成就無可挑剔,竟產生了一種“酸葡萄”心理。他們私下裡開始說風涼話:“葉辰啊,就是運氣好,說不定背後有什麼見不得人的手段,哪有人能事事都這麼順風順水,樣樣都做得完美無缺。”這些話雖然沒有確鑿證據,卻像蚊蟲的嗡嗡聲,在大院的角落裡不時響起。
而在科研團隊內部,也出現了一些小問題。林宇加入團隊後,一直對葉辰的科研能力欽佩有加,努力向他學習。但隨著葉辰不斷提出近乎完美的科研思路和解決方案,團隊裡部分成員開始產生了依賴心理。每次遇到難題,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積極主動地思考,而是等著葉辰來給出答案。這讓葉辰意識到,自己在追求科研成果完美的同時,可能忽略了團隊成員的自主成長。
宣傳科長趙剛也麵臨著新的挑戰。葉辰的形象在宣傳中已經被塑造得極為正麵和完美,這固然有助於科研成果的推廣,但也帶來了一些壓力。媒體對葉辰的報道鋪天蓋地,稍有不慎,一個小小的失誤就可能被無限放大,引發公眾的質疑。趙剛深知,維持這種完美形象的難度越來越大,而且過度完美的人設可能會讓公眾產生距離感。
在這樣的背景下,易中海的道歉顯得尤為尷尬。傍晚,易中海找到葉辰,滿臉羞愧地說:“葉辰啊,大爺我這次真是錯得離譜,不該聽信那些謠言,還想給你使絆子。大爺向你道歉,希望你能原諒我這糊塗老頭子。”葉辰微笑著扶起易中海,“一大爺,我知道您也是一時糊塗,過去的事就彆提了。咱們大院還是一家人,得往前看。”雖然葉辰大度地原諒了易中海,但這件事還是讓他對自己目前的“完美”處境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葉辰決定在科研團隊內部進行一次調整。他組織了一場研討會,在會上嚴肅地說:“大家這段時間都很辛苦,成果也非常顯著。但我發現,最近遇到問題時,大家似乎有些依賴我。科研是團隊的事業,每個人都應該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現在起,遇到難題,咱們先各自思考,提出自己的方案,然後再一起討論。我相信大家都有這個能力,不要總是覺得我一定能給出最完美的答案。”團隊成員們聽了,都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在大院裡,葉辰也開始有意地“暴露”一些自己的小缺點。他主動和大家分享自己在科研過程中曾經犯過的錯誤,以及從這些錯誤中吸取的教訓。有一次,大院裡組織活動,葉辰故意在唱歌環節唱跑調,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他笑著說:“你們看,我也不是什麼都會,唱歌就不行,大家可彆把我想得太完美咯。”
趙剛也配合葉辰的改變,在後續的宣傳中,不再一味強調葉辰的完美。他通過媒體展示葉辰在科研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他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同時,也報道了葉辰在生活中的一些小趣事,讓公眾看到一個更加真實、接地氣的葉辰。
然而,葉辰的這些改變並非一帆風順。大院裡有些人不理解他為什麼要這樣做,私下裡嘀咕:“葉辰這是怎麼了?好好的完美形象不要,非要搞這些有的沒的。”科研團隊裡也有部分成員對葉辰的新要求感到不適應,覺得以前依靠葉辰能更快解決問題,現在自己思考太費時間。
麵對這些質疑,葉辰耐心地解釋:“太完美並不一定是好事。在大院裡,我不想讓大家覺得我高高在上,有距離感。咱們是一家人,都有優點和缺點,這樣才真實。在科研團隊,大家都有無限的潛力,不能因為我而限製了你們的成長。隻有每個人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咱們團隊才能走得更遠,取得更大的成就。”
隨著時間的推移,葉辰的努力開始見到成效。大院裡的氛圍更加融洽。
喜歡四合院:從工傷開始的逆襲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從工傷開始的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