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民在房間裡麵念,鄒獲凡快速地記了下來,生怕稍微慢一點就沒有記全。
“《跨越自己》
我們可以欺瞞彆人
卻無法欺瞞自己
當我們走向枝繁葉茂的五月
青春就不再是一個謎
向上的路總是坎坷又崎嶇
要永遠保持最初的浪漫
真是不容易
有人悲哀
有人欣喜
當我們跨越了一座高山
也就跨越了一個真實的自己”
“沒了?”鄒獲凡記完,覺得自己剛找到速記的狀態,正準備揮墨潑毫,結果沒了!不過他也知道好的詩歌不是看長短、看字數是看內容。
他便也不再想字數的事情,而是開始高興地欣賞這首名為《跨越自己》的詩歌,剛才寫的時候隻覺得美,但是沒時間去想到底美在哪裡?
劉一民拿起飯盒,去水房洗乾淨後回來,鄒獲凡還是在那兒細品。
“是啊,我們可以欺瞞彆人,但誰又能欺瞞自己。走向枝繁葉茂的五月,這代表的是美好的未來,是成長。人隻有不斷前行,走在路上才不會迷茫。
過去、現在、未來多少年輕人都深陷迷茫之中。但即使未來的路坎坷,我們也要不忘記以前的自己。”
劉一民坐在床頭,看著鄒獲凡在桌邊興高采烈地進行注解。
“一民,你剛說詩歌的創作方向是從集體到個人的歌頌,可就寫出來了。你確定是剛才想出來的?”鄒獲凡像是一個老狐狸一樣,盯著劉一民的眼睛,但凡劉一民有一個不對勁,就等於露出了馬腳。
文壇有些人確實是這樣,喜歡吹噓一瞬間的靈感,但實際上都是改了又改的東西。
“老鄒,你剛才不是看見了嗎?”
“就是因為看見了才覺得難以置信,好了,不打擾你了,我得趕緊回編輯部了!”鄒獲凡迫不及待地拿著手中小本子離開了招待所。
編輯部內,鄒獲凡大搖大擺地走了進來,手裡麵的本子放在身前最顯眼的位置,在辦公室裡來回走了幾步後,終於有人問道:
“老鄒,你手裡拿個本子乾什麼?難不成是劉一民同誌又給你寫了一首詩歌?”
“怎麼可能?這才多久?就算是天才也需要一段時間吧!”有人立馬回道。
鄒獲凡得意地撇了撇嘴角:“老王,你這想法不行,我讓你見識見識什麼叫天才詩人。這是一首年輕人寫給年輕人的詩,不,也可以這樣說,這是年輕人寫給年輕共和國的一首詩!”
鄒獲凡覺得,劉一民這首詩不僅在個人身上適用,對國家也適用。尤其是那句,要永遠保持最初的浪漫。
甚至他覺得,這首詩就是以個人借喻國家!
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下,鄒獲凡輕了輕嗓子,聲情並茂的讀了起來:
【我們可以欺瞞彆人
卻無法欺瞞自己
當我們走向枝繁葉茂的五月
......
要永遠保持最初的浪漫
.......
當我們跨越了一座高山
也就跨越了一個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