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年份,1978年12月更是特殊,十一屆三中全會在京召開。此時距離宣布改革開放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距離北邊解體也隻剩下十三年。
轟然倒塌之後,中國人頓時鬆了一口氣,北方帶來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燕大的三角地自從進了十二月份,每天都很熱鬨,寒風中掩蓋不了大家討論當前時事的熱情。大家有議論即將召開的會議的,也有討論邊疆局勢的。
媒體上對南邊猴子的措辭越來越嚴厲,大部分的學生都在提議,給對方一個狠狠的教訓。
劉一民不免為李蘭勇擔心了起來,也不知道他分到哪個部隊了!
“一民,你覺得這次開會,會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劉振雲湊過來問道。
“根據目前透露出來的信息來看,政策肯定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改變,我們拭目以待就行,現在的任務是好好學習,下午朱光遣教授的美學課,可彆再讓教授指到你了!”劉一民笑著說道。
“朱教授...算了,我還是看書去了!”劉振雲耷拉著腦袋,開始了看書。
下午劉一民從教學樓裡麵出來,碰到了美國留學生李聰仁,身邊還跟著小美賀子和其餘的幾位留學生,各國的都有,其中有一個絡腮胡,像是阿拉伯人,帶著頭巾。
李聰仁熱情地跟劉一民打招呼:“劉,好幾天沒見到你!”
“你們在找我?”劉一民問道。
“也沒有刻意的找,有緣總會遇見,沒想到今天才遇到。”李聰仁笑著說道。
有緣總會遇見?劉一民給了李聰仁一個白眼。旁邊的小美賀子上前解釋,李聰仁學習的是武周的曆史,學到了武則天崇佛的部分,為了搞清楚,就去看了不少佛教的內容,人現在張口閉口就是有緣沒緣的。
“咱們兩個緣不緣的不重要,我的肚子現在跟食堂有緣,得去見一麵!”劉一民笑著回道,在學校上學,明明什麼都不乾,肚子餓的快。
“劉,我也跟食堂有緣,走,我請你到我們食堂吃飯,”李聰仁拉著劉一民的胳膊就準備走,旁邊的幾個留學生笑著簇擁了過來。
劉一民拍了拍李聰仁的胳膊:“彆,你們留學生26樓的食堂去還要登記,太麻煩。”
旁邊的一位留學生說道:“校方分兩個食堂不公平,我強烈要求在一個食堂吃飯,這樣還可以跟中國學生學習漢語,我明天就去抗議。你好,劉一民同誌,我叫克俚福,來自美麗的馬耳他。”
克俚福的絡腮胡刮的很乾淨,眼窩不深,臉盤很寬,他後來做過馬耳他駐中大使。
見劉一民想走,幾人一商量,拉著劉一民來到了長征食堂吃飯,他們手裡拿著外彙券消費,這玩意兒是個硬通貨,能買洋玩意兒。
聊了半天才知道,他們想了解一下老北平的各個方麵,學習一下中國的文化。
“你們找我算是找錯人了,我不是燕京人,我是豫省人。你們把我當成京爺,那不是僭越了嗎?”
“僭越”這個詞好幾個留學生不懂,好在李聰仁懂,又給他們解釋了一大堆。
“劉,我們想了解北平應該找誰?”
劉一民看在這一桌菜的份上,說道:“等有時間了,我帶你們找一個老北平,不過這可不是誰都能見的,給馬爺準備幾瓶蓮花白。”
聽完後,一群人興奮地用手交流了起來。
“劉,我們已經跟留辦的老師還有中文係的老師打過報告了,讓你帶我們了解中國,他們都同意了。”
李聰仁跟克俚福對視了一眼說道,克俚福是中文係的,提前找到了中文係的領導說明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