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家四姑娘一朝被官家收為義女,這在京城中可不是什麼秘密,而是一件眾人皆知的事,畢竟除了官家,不少人在京城都少不了耳目。
而這事件的主角,便是那位傳聞命格十分貴重的盛家四姑娘了。
她不過是盛家一介庶女,如今卻搖身一變,成為了頂頂尊貴的福安郡主。
身份地位驟然上升,官家娘娘看重賞賜,可謂是風光無限了。
然而,這一變化帶來的影響,可不僅僅局限於墨蘭這個四姑娘本人。
作為盛家長女的華蘭,便是第一個感受到這種變化的人。
想當初嫁給袁家還屬於是高攀,也因此華蘭在袁家的日子並不好過。
婆婆對她百般刁難變著法兒的磋磨,嫂子也整日裡對她冷嘲熱諷連著串兒的下套,就連她一個被窩裡睡覺的,官人也是對她不聞不問,對家裡磋磨收拾華蘭的事兒裝聾作啞。
可如今呢?
婆婆對她突然變得客氣起來,不再像以前那樣變著法兒地磋磨她。
嫂子也一改往日的陰陽怪氣,開始對她熱絡不少。
一門心思隻想著怎麼做官兒的官人更是轉了性子,轉著玩兒的地和她說些掏心窩子的話。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華蘭的心裡可謂是五味雜陳。
她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這些人前倨後恭的嘴臉,隻覺得有些可笑。
人啊,當真是見風使舵的好手!
以前對她愛答不理,如今見她家中姊妹有了些得勢的苗頭,便立刻換了一副嘴臉。
不過,華蘭畢竟是盛家的長女,自小在盛竑身邊長大,對於這些人情世故自然是再清楚不過了。
她深知,在這個世上,識時務者為俊傑。
既然旁人都願意敬她三分,那她又何必故作清高,不如坦然接受。
也是袁家長輩“體恤”她這位兒媳婦,特特吩咐了袁二送華蘭回娘家。
華蘭檢查了一番自己準備的禮物並沒有不妥了,就和丈夫上了馬車,不多時兩夫妻就到了盛家。
盛家
得知是女兒回來,大娘子喜出望外,一迭聲的吩咐眾人好生招待。
華蘭給老太太請了安,又忙去了父親母親跟前。
盛竑坐在上首,看著突然變得客套的女婿,隻是矜持的點了點頭,道“不必如此,原是一家子骨肉,不必太過講究虛禮。”
華蘭起身笑道“爹爹,禮多人不怪。”
待二人坐下,袁文紹還有些拘謹。
大娘子看女婿十分不順眼,心裡早就把袁家恨上了。
此時拉著女兒搓了又搓摸了又摸,好一會兒才哭著說道“華兒,你這些日子瞧著倒是清瘦了些,可是沒胃口吃不下東西?”
說是沒胃口吃不下,實則就是知道袁家的老虔婆沒人樣,故意磋磨盛家的女兒呢。
沒錯,這話就是說給袁文紹聽的。
大娘子說笨也不是真的笨到家,家裡有了郡主,自己的華兒可是頭一個受益的。
以往家裡不能替她做主,也硬氣不起來,可憐的女兒在婆家受委屈,如今家裡不同過往,難不成還要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