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原本莊嚴肅穆的氛圍,卻不時被官家看似不經意的無差彆攻擊所打破。
這些舉動雖不是每天都有,但卻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對官家的變化又有了更為深切的認知。
曾經,官家以其仁慈寬厚而聞名,對待臣子宮人總是一副和藹好欺、寬容大度的樣子。
如今的官家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如今的官家,徹底的成為了朱稚的皮套。
他不再是那個眾人皆知的仁慈老者,而是變成了一個脾氣暴躁、嘴巴有些惡毒的老頭。
更令人驚訝的是,僅僅是通過祭獻幾個同僚,官家就迅速地展現出了他手眼通天的帝王威儀。
試問有誰能對那些不起眼的小官兒家裡的破事兒都這麼如數家珍?
這讓文武百官們恍然大悟,原來平日裡官家對他們的縱容並非毫無底線,而是在默默積累著怨氣。
幾十年的仁慈,幾十年的忍讓,如今都化為了泡影。
因為有人的欺人太甚,官家終於不再忍耐,將他真正的一麵展現在眾人麵前。
這也讓大家開始正視官家,他的眼線到底為何這麼能耐?
竟然什麼都知道!
顯眼的高官也就罷了,犄角旮旯的小官兒老家裡有什麼事兒,他老人家都能知道得一清二楚。
這合理嗎?
盛竑回到家裡,開始給老家的兄弟送信,務必要約束好族裡的人,要是背地裡仗勢欺人,被官家的眼線拿了把柄,那可就真的要倒大黴了。
儘管有女兒在宮裡受寵,可盛竑也不覺得官家就能包庇盛家。
畢竟他現在這副破罐破摔的樣子,實在是讓人摸不透。
家裡的老太太自詡對官家本性拿捏幾分,如今也摸不透他了。
盛竑心裡清楚,大娘子的娘家幾個沒用的廢物,如今可是已經一腳被踢得老遠。
官家如今不管什麼情麵,他老人家哪一日心情不好,就指不定要逮幾個人秋後算賬的。
誰都不敢賭。
給本家送信,想起家裡那個腦子不好使的大娘子,盛竑不放心,招來心腹“你去告訴大娘子,讓她不要再整天兜攬娘家的那些人,她是盛家的大娘子,是柏哥兒華姐兒如姐兒的娘,也正該為他們想想才是。”
“是!”心腹之人領了差事,轉身離去。
盛竑並不知曉,背地裡的大娘子還真是差的惹出禍事來。
聽她姐姐說起家中庶女,一番好意要幫襯公主籠絡夫君,被捧著,一個勁兒的讓她擺嫡母的款兒為公主著想。
虧得盛竑及時,不然這會兒那齊國公府又要多一個狗皮膏藥了。
康姨母被人請走的時候還不肯罷休“我是這個家的親戚……你們盛家太無禮了!”
下人隻道盛家廟小容不得大佛,“主君有令,近日家中不宜待客,您請!”
大娘子被氣得不輕,恨盛竑不給麵子,也覺得有些丟人。
劉媽媽在一旁勸著“姑娘,想想哥兒姐兒,切不可因為一個外人,跟主君離了心啊!”
倒不是劉媽媽吃裡扒外,把自己的老主家王家當外人,實在是如今自家姑娘在盛家有兒有女,若是向著娘家,做出糊塗事來,又讓幾個兒女如何自處呢?
大娘子性子執拗,原本怒火中燒,可一聽哥兒姐兒,心裡的怒火也就萎了大半兒了。
“那也不能這麼不客氣,我……”
劉媽媽一臉愁容的勸著“姑娘,這雖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可若是一味地替兒孫攬禍,也不是興家之兆啊!”
那個大小姐來家,整日攛掇著,遲早惹出禍事來。
另一邊的長柏也是聽聞姨母又來,還不待皺眉,就聽說她被人請走了。
知道母親這個大娘子的麵子過不去,又派人收拾了小玩意兒來。
一進門就看見人在愁眉苦臉的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