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個皇帝剛剛登上皇位沒多久的時候,在皇帝就要選秀充實後宮開枝散葉的檔口,太後的身體狀況卻突然急轉直下。
最終的她沒能撐過皇帝選秀給她生一堆孫子這一重要時刻,就這樣因病離世了。
走時的她已然被病痛折磨得有些瘦骨嶙峋,一副顯然被掏空了身體的模樣。
太後躺在病榻上的日子,可是把大孝子皇帝心疼得幾度暈厥。
可他還是留不住自己的額娘,太後是在一個陽光正好的午後離去的。。
皇帝這個大孝子自來就是孝順的,得知這個噩耗時便倒下了,就這麼一頭栽倒在地,從此纏綿病榻一病不起。
而朱稚這個皇後此時心中的悲痛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了。
太後畢竟是比親媽還親熱的婆婆,婆婆沒了,她覺得自己仿佛失去了整個世界一般。
然而儘管這內心“痛苦”萬分,她卻明白自己作為皇後還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和使命。
為了維護朝廷的穩定和大局的需要,朱稚知道她不能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太後的喪儀。
儘管比死了爹媽還傷心,可還是她深吸一口氣,努力克製住內心的哀傷,強打起精神來麵對這一切。
親力親為親自監督每一個細節,確保喪儀的每一個環節都能符合皇家的規格和禮儀。
從靈堂的布置到祭品的選擇,從儀式的流程到參與人員的安排,朱稚都事必躬親,不敢有絲毫的疏忽。
在她的精心料理下,太後的喪儀辦得風風光光、莊嚴肅穆。
前來吊唁的官員和貴族家眷們都對朱稚的能力和風度讚歎不已,認為她是一位識大體的稱職的皇後。
然而,隻有朱稚自己知道,在這看似風光的外表下,隱藏著她無儘的“痛苦”和“哀傷”。
她默默地承受著這一切,用自己的堅強和毅力支撐著這個搖搖欲墜的局麵。
隻是夜深人靜,她才會透露自己的一縷悲傷。
好吧,以上都是胡謅的。
事實就是如此,朱稚這位皇後,不僅身份尊貴,而且背後的勢力也極為強大。
她本是安王一脈的格格所生之女,如今卻憑借著自身的背景實力,開始替皇帝處理起了政事。
這樣的情況,自然會引起一些人的反對。
畢竟,自古以來就有“牝雞司晨”的說法,女子乾政往往被視為不祥之兆。
然而,規矩雖然是死的,但利益卻是永恒的。在現實的利益麵前,那些反對的聲音很快就被淹沒了。
朱稚能夠如此順利地介入朝政,顯然是得到了某些勢力的支持。
這些勢力或許看中了她的才能和背景,認為她能夠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利益。
而對於其他一些人來說,他們可能也意識到了與朱稚作對並不會有好結果,於是選擇了沉默或者隨波逐流。
至於皇帝,他現在的狀況可謂是糟糕至極,已經病入膏肓,連起床都變得異常艱難起來。
一個爬服爬不起來的廢物,還管他做什麼?
麵對這樣的局麵,皇後挺身而出,毅然決然地插手朝政,代替皇帝主持大局,他心裡應該覺得榮幸才是。
她這一手可不僅成功地穩住了局勢,更是守住了原本屬於弘旺的位置。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就算是有心想要反對皇後的做法,恐怕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畢竟,弘旺可是他的親生兒子,而皇後所做的一切,也都是為了維護他一們家的利益和地位。
如果皇帝強行反對皇後,不僅會引發內部的紛爭,還可能導致皇位的易主,這顯然不是他所願意看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