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大約七十多歲,穿著樸素但很整潔,手裡拿著一個小包裹。見李曉明進來,他禮貌地點點頭。
“這是我和您說過的李師傅,眼力很好。”王德貴向老者介紹,“李師傅,這位是陳老先生,他說有祖傳的東西想出手。”
李曉明走過去,陳老先生打開包裹,裡麵是一個黃色的小盒子。打開盒子,裡麵躺著一枚古色古香的印章。
“這是我爺爺留下的,說是明朝的官印。”陳老先生說話很慢,“家裡困難,想賣掉。”
李曉明拿起印章仔細端詳。印章約有兩寸見方,材質像是青田石,雕工精美。印麵刻著“奉天承運”四個字,字體端正有力。
“這個…”李曉明皺起眉頭,感覺有些不對勁。
“怎麼了?”王德貴緊張地問。
“印章的材質和雕工都很好,但是這個字…”李曉明指著印麵,“"奉天承運"這四個字,不是明朝的用法。”
“什麼意思?”
“這個詞組是清朝才開始正式使用的,明朝皇帝的詔書開頭一般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但不會單獨刻成印章。”
陳老先生臉色一變:“不可能,這是我爺爺的爺爺傳下來的。”
李曉明溫和地說:“陳老先生,您彆急。這個印章雖然不是明朝的,但工藝確實很好,應該是清朝中期的作品,也有一定價值。”
“那值多少錢?”
“按照現在的市場價,大概能賣兩千左右。”
陳老先生有些失望,顯然這個價格低於他的預期。
“陳老先生,您還有彆的東西嗎?”李曉明問。
“有,還有一幅畫。”陳老先生又從包裹裡取出一個卷軸,“這是我爺爺最珍愛的。”
李曉明小心地展開卷軸,是一幅山水畫。畫麵上峰巒疊嶂,雲霧繚繞,筆法簡練而意境深遠。
“這是…”李曉明越看越覺得不對勁,不是因為畫是假的,而是因為這幅畫太好了。
畫紙雖然發黃,但質地很好,明顯是古代的手工紙。筆墨也很有特色,用墨濃淡有致,線條流暢自然。最關鍵的是畫麵上的款識和印章,李曉明認出這是明朝著名畫家文征明的作品。
“陳老先生,這幅畫…”李曉明的聲音有些顫抖。
“怎麼了?”王德貴和陳老先生都緊張地看著他。
“這是文征明的真跡。”李曉明努力保持平靜,“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這幅畫至少值五十萬。”
“什麼?”王德貴差點跳起來,“五十萬?”
陳老先生也愣住了:“這…這怎麼可能?”
李曉明重新仔細查看畫卷,確認了自己的判斷。“文征明是明朝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現在存世很少,每一幅都是珍品。這幅畫的筆法、印章、紙張都符合他的特點。”
“那…那我該怎麼辦?”陳老先生有些不知所措。
“陳老先生,這樣的東西不能隨便賣。”李曉明誠懇地說,“您最好找專業的拍賣行,或者請博物館的專家來鑒定。”
“可是我急需用錢…”
“您急需多少?”
“五千塊就夠了,我老伴兒生病了,需要住院。”
李曉明和王德貴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震驚。一幅價值五十萬的畫,主人卻隻要五千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