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華沒有多說什麼,回到辦公室繼續喝茶看報紙。
其實他心裡明白,王誌明之所以態度轉變,是因為他看出了什麼。一個人敢於拒絕明顯的好處,要麼是傻子,要麼就是有底氣。而劉建華表現出來的從容,顯然不是傻子能裝出來的。
王誌明走在路上,心裡也在琢磨這件事。
“王廠長,這劉建華是不是腦子有問題?”老李跟在身邊,還在為劉建華的選擇感到不解。
“你覺得他像腦子有問題的嗎?”王誌明反問。
老李想了想,“倒也不像,就是這選擇太讓人想不通了。”
“想不通就對了。”王誌明停下腳步,“一個人能在這種誘惑麵前保持淡定,要麼是真的看不上這點好處,要麼就是有更大的靠山。”
“您的意思是?”
“劉建華這個人,我們以後要多關注關注。”王誌明拍拍老李的肩膀,“有些人,不能隻看表麵。”
回到辦公室,王誌明坐在椅子上,手指輕敲著桌麵。作為副廠長,他見過太多人為了一點利益就改變態度的情況。可劉建華不一樣,他的拒絕太堅決了,堅決得讓人覺得他另有打算。
“小劉,”他叫來秘書,“你去了解一下劉建華的情況,看看他最近都在做什麼。”
“是,王廠長。”
與此同時,劉建華正在工會辦公室裡計劃著明天的行程。這幾天工會沒什麼事,他正好可以去鄉下轉轉,看看能不能淘到什麼好東西。
他拿出一張地圖,在上麵標記了幾個村子。這些地方相對偏遠,可能還有人家裡存著些老物件。
“明天就去這幾個村子看看。”他自言自語道,“說不定能有什麼收獲。”
老王從外麵回來,看到他在研究地圖,“這是要去哪裡?”
“想去鄉下走走,看看有沒有人家裡有些老物件想出手的。”劉建華也不隱瞞,“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你還懂這個?”老王有些好奇。
“略懂一點。”劉建華笑笑,“主要是興趣,也不指望發什麼財。”
老王點點頭,“也是個好愛好,比打麻將強多了。”
劉建華收起地圖,心裡卻很期待明天的行程。他知道,在那些偏遠的村子裡,可能藏著許多人們不知道價值的寶貝。
第二天一早,劉建華騎著自行車出了城。秋天的鄉村空氣格外清新,路邊的莊稼已經泛黃,遠山如黛,讓人心情舒暢。
他先去了離城最近的張家村。這個村子不大,房子大多是土坯房,看起來很有年代感。
劉建華挨家挨戶地敲門,詢問有沒有老物件要出售。
“大爺,您家裡有沒有什麼老罐子、老碗什麼的?”
“有倒是有,不過都是些破爛,你要乾什麼?”
“我收藏這些東西,價格好商量。”
第一家的大爺進屋翻找了一陣,拿出一個缺了口的粗瓷碗,“就這個,你看行不行?”
劉建華接過來看了看,就是普通的民國時期粗瓷,沒什麼價值。“這個我就不要了,您留著用吧。”
“那你要什麼樣的?”
“最好是那種年代久遠的,有花紋的,或者造型特彆的。”
大爺想了想,“那我這裡還真沒有。”
劉建華謝過之後,又去了下一家。
這家的大媽倒是熱情,聽說他收老物件,立刻進屋搬出一大堆東西。
“你看看這些,都是我婆婆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