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麼行,還是給錢吧。”李明從口袋裡掏出五十塊錢,“這個價格合適嗎?”
王德福笑著收下錢:“行,那咱們就是朋友了。”
拿著一萬塊錢和那把精美的小斧子,李明心情大好。錢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采購設備。
回到工廠,李明找到廠長老張,說明了自己的想法。
“台球桌?”老張有些意外,“這玩意現在有市場嗎?”
“張廠長,現在改革開放,人們的娛樂需求越來越多樣化了。”李明解釋道,“台球在港台那邊很流行,內地遲早也會興起。”
老張思考了一下:“你說得也有道理,那你想怎麼做?”
“廠裡的木工活不是問題,桌體、腿、框架這些我們都能做。”李明拿出準備好的圖紙,“關鍵是大理石台麵和一些配件需要外購。”
老張看了看圖紙:“這個設計倒是不錯,不過大理石台麵哪裡買?”
“我打聽過了,建材市場有賣的,不過需要定製。”李明說道,“還有台球和球杆,這些也得專門采購。”
“那你就去辦吧,廠裡全力支持。”老張拍板道,“不過這個項目算是你的私人投資,廠裡不參與分紅。”
“沒問題,謝謝張廠長。”李明很感激。
接下來幾天,李明開始四處奔波采購設備。大理石台麵需要定製,他找了幾家供應商,最終選擇了一家價格合理、質量過硬的廠家。
在建材市場,李明遇到了一個意外的熟人——古玩市場的老李。
“李明,你怎麼跑這兒來了?”老李好奇地問道。
“采購點材料。”李明簡單解釋了一下台球廳的計劃。
老李眼睛一亮:“台球廳?這個想法不錯,現在確實有市場。”
“老李,你也懂這個?”李明有些意外。
“我兒子在南方打工,說那邊台球廳生意很好。”老李壓低聲音,“不過這個行業競爭也很激烈,你得做好準備。”
“什麼意思?”李明有些不解。
“現在娛樂業剛興起,各種人都想分一杯羹。”老李環顧四周,“不是所有人都講規矩的。”
李明心中一動,想起前世聽說過的一些事情。90年代的娛樂業確實魚龍混雜,各種勢力都有。
“老李,具體說說。”李明嚴肅起來。
“我聽說有些地方開台球廳,會有人來"照顧"生意。”老李意味深長地說道,“保護費什麼的,你懂的。”
李明皺眉:“這種事情很普遍嗎?”
“也不是,主要看地段和經營規模。”老李說道,“不過你最好做好心理準備,萬一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處理要想清楚。”
這番話讓李明陷入沉思。他原本以為開台球廳隻是個生意問題,沒想到還涉及到這些複雜的社會關係。
“老李,你有什麼建議嗎?”李明問道。
“我建議你找個靠譜的合作夥伴,最好是當地有一定關係的人。”老李說道,“另外,開業之前最好先打聽清楚當地的情況。”
李明點點頭,心中暗暗記下這些話。
采購完大理石台麵,李明又去了一趟體育用品店,買了台球和球杆。店主是個中年婦女,很健談。
“小夥子,買這麼多台球乾什麼?”店主好奇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