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軒將張文博家被盜的事情簡單地說了一遍,當然沒有提到自己被懷疑的事。
“這種事情最近確實不少。”錢德明說道,“有些人專門盯著收藏家,先了解情況,然後下手。”
“您覺得這種案子一般是什麼人乾的?”林軒問道。
“大多數都是內部人士。”錢德明說道,“要麼是收藏圈裡的人,要麼是有內部消息的人。外行人很難這麼精準。”
林軒若有所思,看來這件事情沒有表麵上那麼簡單。
又過了兩天,林軒接到了警察的電話,讓他去警局配合調查。
“林先生,我們調查了您的網絡記錄,確實顯示您昨晚一直在上網。”警察說道,“但是,我們需要您配合做一下測謊。”
“沒問題。”林軒很坦然。
測謊的結果顯示林軒說的是實話,這讓警察的懷疑減少了不少。
“林先生,您能不能幫我們分析一下,這個案子可能是什麼人做的?”警察問道。
林軒想了想:“從專業角度來看,這些小偷對古玩很了解,他們知道哪些東西有價值,哪些沒有。這說明要麼是內行人,要麼是有專家指導。”
“您的意思是?”
“我懷疑是張文博自導自演的。”林軒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為什麼這麼說?”警察有些意外。
“首先,他對我的懷疑來得太快太準確。”林軒分析道,“其次,他對那些古玩的了解程度和他的身份不符。一個普通的文化傳播公司老板,怎麼可能對古玩有這麼深的了解?”
“還有嗎?”
“最重要的是,他拒絕我的收購要求時的反應。”林軒繼續說道,“當時我出價十萬,他的反應不是驚喜,而是憤怒。這說明他早就知道這些東西的價值。”
警察若有所思:“您的意思是,他可能是想通過這種方式獲得保險賠償?”
“很有可能。”林軒點點頭,“我建議你們查一下他有沒有給這些古玩買過保險。”
警察立刻著手調查,果然發現張文博在一個月前剛剛給那些古玩買了高額保險。
“這就說得通了。”警察說道,“他先買保險,然後找個專家鑒定證明價值,最後自導自演一場盜竊案。”
“那些古玩現在在哪裡?”林軒問道。
“我們懷疑他藏在了彆的地方。”警察說道,“正在搜查他的其他住所。”
果然,在張文博的老家,警察找到了那些“被盜”的古玩。
麵對鐵證,張文博不得不承認了自己的罪行。
“我也是被逼無奈啊。”張文博在審訊室裡說道,“我的公司快破產了,急需一筆錢周轉。”
“那您為什麼要嫁禍給林先生?”警察問道。
“我覺得他是個很好的替罪羊。”張文博說道,“他是唯一知道那些古玩價值的外人,而且他還想買我的東西。”
“您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嗎?”
“我知道,但我當時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張文博低著頭說道。
案子破了,林軒的嫌疑也徹底洗清了。警察向他表示了歉意,並且感謝他的配合。
喜歡鑒寶:我能穿越到70年代請大家收藏:()鑒寶:我能穿越到70年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