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元代?”有人問道。
“不排除這種可能。”老孫點頭,“元代宮廷也有很多漢族工匠,技藝傳承沒有斷絕。”
如果真是元代宮廷玉器,那價值就完全不同了。金絲眼鏡男子的眼睛都綠了:“小兄弟,我出六萬!”
“慢著!”這時又有人加入競爭,“我出七萬!”
林峰心中暗喜,但表麵保持冷靜。他知道這塊玉佩確實是好東西,但也沒有老孫說得那麼誇張。不過既然有人願意高價收購,他也樂得其成。
“各位稍安勿躁。”林峰舉手示意,“我還有其他東西,不如一起看看?”
他又從包裡取出那隻青花瓷瓶。這是一隻康熙年間的小瓶,胎質細膩,青花發色濃豔。
“康熙青花!”有人認出來了,“這個年份的青花現在很受歡迎。”
老孫接過瓷瓶,仔細觀察底款:“大清康熙年製,字體工整,應該是官窯產品。”
“官窯?”圍觀的人更加興奮了。
“品相也很好,沒有磕碰。”老孫繼續點評,“這種小瓶在康熙朝專門用來盛放香料,數量不多。”
金絲眼鏡男子立即問價:“這個多少錢?”
“兩萬。”林峰報價。
“成交!”對方毫不猶豫。
林峰又拿出兩枚古錢幣:一枚是北宋的崇寧通寶,一枚是明代的永樂通寶。這兩枚錢幣品相都很好,在九十年代的收藏市場上屬於搶手貨。
“這兩枚錢幣一起,八千塊。”
很快就有人接手。短短半小時內,林峰就賣出了價值十幾萬的古玩,引起了在場所有人的關注。
“小兄弟,你還有貨嗎?”老孫主動詢問,“我這裡有不少客戶,都是實力買家。”
林峰搖搖頭:“今天就這些了。”
他知道適可而止的道理,一次性出手太多反而容易引起懷疑。而且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既出手了一批藏品,又在潘家園建立了初步的人脈關係。
“小兄弟貴姓?”老孫遞過名片,“以後有好東西記得來找我。”
“免貴姓林。”林峰接過名片,“孫老板的店我記住了。”
正準備離開時,門外突然傳來爭吵聲。
“你們憑什麼不讓我進去?”一個年輕的聲音充滿憤怒。
“這裡是會員製,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進的。”門口的夥計冷冷回應。
林峰好奇地走出去,看到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正和店夥計爭執。年輕人穿著樸素,手裡拎著一個破舊的帆布包,看起來像是外地來的。
“我有好東西要賣,為什麼不讓我進去?”年輕人急得滿臉通紅。
“有好東西?”夥計嗤笑,“你這樣的人能有什麼好東西?彆在這裡搗亂了。”
林峰看不下去了,走過去問道:“兄弟,你有什麼東西要賣?”
年輕人看到有人願意理他,立即來了精神:“大哥,我有一幅畫,絕對是好東西!”
他小心翼翼地從包裡取出一個卷軸,展開給林峰看。這是一幅山水畫,筆法蒼勁,意境深遠。
林峰仔細觀察,發現這幅畫確實不簡單。無論是用紙、用墨還是繪畫技法,都透著古意。最關鍵的是,畫上的印章和題跋看起來都很有年頭。
“這畫哪裡來的?”林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