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接過碗,仔細端詳片刻,眼中閃過驚訝:“這是明代永樂年間的官窯青花,品相這麼好,你居然隻花一塊八就買到了。”
“您是?”
“我叫周文淵,是本地博物館的研究員,平時也收藏一些古玩。”老人遞過名片,“小夥子眼光不錯,有沒有興趣一起喝個茶?”
韓雲逸看了看名片,上麵印著“南江市博物館副館長”的字樣,心中一動:“那就打擾了。”
兩人找了個茶館坐下,周文淵要了壺茶,開門見山:“小夥子貴姓?從哪裡來?”
“我姓韓,從臨城來的。”韓雲逸沒有說全名。
“臨城?那可是古玩的重鎮。”周文淵笑了笑,“你這兩件青花碗要是願意出手,我可以介紹幾個買家給你。”
韓雲逸搖頭:“暫時不急著賣,我還想再收一些東西。”
“你這年紀輕輕,懂得還真不少。”周文淵有些好奇,“學過鑒定?”
“家傳的本事。”韓雲逸隨口應付。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周文淵突然問:“對了,你那三枚銅錢是什麼來路?”
韓雲逸心中一緊,表麵卻很平靜:“就是普通的清代銅錢,沒什麼價值。”
“是嗎?”周文淵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沒有繼續追問。
回到70年代末的出租屋,韓雲逸把三枚銅錢拿出來,開始動手修補。
他先用稀釋的硫酸清洗掉表麵的浮鏽,然後用土法上色,讓銅錢呈現出自然的包漿效果。最後用細砂紙打磨邊緣,讓整體看起來更加真實。
忙活了大半夜,三枚銅錢終於完工。韓雲逸滿意地看著手裡的成品,這三枚銅錢現在看上去就是正宗的清代康熙通寶,連他自己都快分辨不出真假了。
第二天一早,韓雲逸騎著三輪車回到古玩市場,很快就有人看上了這三枚銅錢。
“小夥子,這三枚康熙通寶賣嗎?”一個戴著金項鏈的中年男人走過來。
“賣的。”
“多少錢?”
“一枚五十塊。”韓雲逸開價。
中年男人皺眉:“太貴了,三十塊一枚。”
“四十五。”
“成交。”
韓雲逸拿到一百三十五塊錢,心情大好。加上昨天賣古董的錢,他現在手頭已經有兩百多塊了。
正準備離開時,周文淵又出現了。
“小韓,等等。”周文淵快步走過來,臉色有些不對。
“周老師,有事?”
“我聽說你昨天在老劉那裡撿漏了兩件青花碗?”周文淵的語氣有些嚴肅。
韓雲逸心中暗道不妙:“是有這麼回事。”
“老劉現在到處找你,說那兩件碗是他家祖傳的寶貝,當時眼花看錯了價格。”周文淵歎了口氣,“他現在要你把碗還回去,或者按市場價賠償。”
“憑什麼?”韓雲逸冷笑,“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他現在反悔算怎麼回事?”
“我也覺得老劉不對,但他在這一帶有些關係,你要是不處理好,恐怕走不了。”
話音剛落,幾個壯漢就圍了上來,為首的正是昨天賣碗的中年男人。
“小子,把碗交出來,否則彆怪我們不客氣。”老劉凶神惡煞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