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殺王!
“果然是血殺王!”
陸昊暗歎。
血殺王乃是他大夏最早崛起的一批武道強者,是他大夏武道豐碑級彆的人物。
以殺證道,以殺稱王!
以手中一柄屠刀生生開辟一域。
對他大夏,對他大夏億萬子民有著莫大的貢獻。
如今雖已經退隱,就連事跡都鮮少有人知。
但依舊是大夏軍方一座不可超越的豐碑!
這《血殺狂刀經》便是其一生武學巔峰之作。
對於這一點,陸昊此前有所猜測。
但如今剛好驗證了,他這個想法。
“吾著此書,乃為我大夏鑄刀,可殺天,可殺地,可殺獸,唯獨不殺人,後世子孫者以此為戒,
習此法者,需以人族為先,大夏為先,以大夏億萬子民為先,屠刀對外不可對內,殺獸為護人,而生為救生,以此為戒,不墜阿鼻,不以為戒,必墜阿鼻。”
“傳言血殺王在崛起之前,是舊時代的佛門弟子,如今看來,確實如此。”
看著卷首的戒條,陸昊呢喃自語。
血殺王成名久遠。
是他大夏最早的一批王者。
在新舊時代交替早期便已崛起,與大夏最強者無劫幾乎是同一時代的人物,比之南仆還要早。
一生以殺止殺,血殺萬裡。
這才有了血殺王之名。
除了以殺戮鑄就的赫赫凶名之外。
最出名的便是其留下的一言:
吾刀非狂,是護生之狂,吾殺非惡,是護道之殺,人族不絕,此經便有意義,人族安了,此經便該蒙塵。
而其一生所行,確實也是如此。
在人族危如累卵之時,他持刀出世,所行之路,血流成河,殺的凶獸膽寒。
曾以一柄戒刀,血殺萬裡,生屠一域,以一己之力斃了兩頭隻差一線便邁入一品的二品絕世凶獸。
功成之後,便悄然退隱。
隻留下這本《血殺狂刀經》還留存於世。
就是到現在是不是還活著都沒人知道。
外界對於他的猜測也是眾說紛紜。
有人說他一戰,傷了根基,自知命不久矣,故而歸隱山林。
也有人說,血殺王去追求更高的殺生為護生之念去了。
但不可否認的一點就是,血殺王自當初那一戰,擊斃了兩尊隻差一線便邁入一品的二品凶獸之後,確實是消失了。
所以關於他的事跡,還留存下來的也極少。
唯一知道的就是他的武器是一把戒刀,可能是舊時代時某座不知名古刹的苦行僧。
除此之外,外界沒人知道。
可看著這《血殺狂刀經》上“阿鼻”二字。
他好像明白了。
“阿鼻”對於阿鼻地獄,在佛門典籍之中意為無法擺脫的極其痛苦境地。
“佛門?多麼久遠的詞彙了。”
陸昊呢喃自語。
自新舊時代交替,大夏穩住根基之後,無劫為了破除各家門規戒律,以一己之力破除百家,整合大夏武道資源。
將百家之書,共聚一起,立大夏武道。
如今的大夏,已經沒有什麼佛門,道門,唯一有的隻有大夏武道!
而他們大夏軍方,就是大夏武道,大夏武道百家,最直接代表。
再往下看,那就更加明顯了
“此典籍雖為“血殺”,實際乃是我佛門秘傳降魔之術,
其理源於“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以殺止殺,以快破邪”,
故曰“殺生為救生,斬惡既護生”,
修行此法者,需明白“殺生目的,救方是初心,刀下至血,必是惡人惡獸之血,
刀出之快,隻為速斷其惡,免生靈再遭塗炭,
若以殺為樂,違背此心,必遭自身刀煞反噬,墜入無間。”
陸昊繼續翻看第二頁。
“是以,血殺狂刀經書,共分五重。
第一重:血電初鳴
殺之基·血意凝
快之始·破風斬
第二重:血煞追風
殺之進·煞氣化形
快之銳·出刀速度達到一倍音速
第三重:血蓮綻殺
殺之秘·蓮開見佛
快之絕·刀法速度達到三倍音速
第四重:狂刀斷空
殺之威·斬惡即護生
快之極·出刀速度達到五倍音速,空之顫。
第五重:血獄修羅
殺之境·我入地獄
快之境·瞬殺無跡。
……
除了這五重的每一重名稱之外,還有單獨的修煉之法。
“我的天,居然能突破音速,不愧是究極刀法。”
陸昊驚歎
天下武功,無堅不摧,但唯快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