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希裡諾夫的質問,勃列臉上露出了輕視的麵容。
畢竟,張角遲遲不進攻,表明了內心的懼怕。
斷了物資供應張角當然會生氣,但自己作為一個超級大國,怎麼可能怕一個還沒有建國的小人物。
“希裡諾夫,張角不敢驅逐我們,他既然怕鷹國,難道不怕我們嗎,要知道,我們在某些方麵,比鷹國還要強大。”勃列不屑的說。
“張角表麵來勢洶洶,我看是故意裝給彆人看的,他根本不敢進攻南棒子。”
“書記,你還是不了解張角。”
希裡諾夫大聲疾呼:“張角有自己的計劃,不似你想的那般軟弱。”
“我們就算要防著對方,但也不能與其交惡。”
“中斷物資這件事,太過惡劣了。”
勃列見希裡諾夫居然敢指責自己,氣的一拍桌子,怒道:“夠了,希裡諾夫。”
“你把張角看的太重要了,事實上,他的軍隊也隻能打一些不放流的軍隊,碰到強國,也會軟下來。”
“遲遲不進攻,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中斷物資也是逼張角做出選擇,北棒子金太陽元帥一直勸我將張角的軍隊的撤離半島。”
“作為盟友,我做這個決定也是無奈選擇,畢竟北棒和我國的關係要比張角更加重要。”
希裡諾夫受到了勃列一頓訓斥,有些無奈的離開了克宮。
作為最了解張角的毛熊國人,希裡諾夫可是知道的,張角不打無把握的仗。
張角遲遲不進攻,肯定有自己的道理。
那就是要保證自己的後方萬無一失。
不進攻,恰恰說明了張角的謹慎。
他在島中安排了不少間諜,都沒有探明白張角從哪獲得的高科技武器。
但他心裡清楚,張角絕對不好惹,張角不進攻,也許準備的還不夠充分。
一旦張角準備充分,進攻必定是雷霆之勢。
勃列書記太小瞧張角了,會吃大虧的。
張角不可能退縮,千島國進行種族清洗時,死一個不相乾的華人張角都會心生報複。
這一次死的可是三千人,如果不將南棒滅了,他怎麼可能會平息憤怒。
說張角不敢發動戰爭的簡直是豬油蒙了心,張角有什麼不敢的。
之前一千人,就敢和千島國的軍隊硬剛,現在治下的人口足有一千萬,他怎麼可能退縮。
不過,自己的這些話現在沒人願意聽罷了。
如今所有人看到的景象是張角手下三千人一晚上被消滅,張角軍隊在三八線裹足不前。
很容易讓人誤會張角害怕了,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張角在等一個恰當的時機。
1965年5月。
此時半島的天氣也漸漸遠離了嚴寒,進入了春暖花開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