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兩國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國際社會的心。
當全球民眾看到大田閣一發表講話,又派出森喜出訪半島,展現出和平誠意。
大家以為局勢就要緩和的時候,本應該鬆一口氣。
當森喜將張角的條件公之於眾,所有人都感到嘩然。
這樣的條件太過苛刻了,放在任何國家都難以做到。
不少報紙紛紛指責張角就是找理由想發動戰爭,所以才提出如此苛刻的條件。
很多人原本對恐怖襲擊還抱著同情,此時聽說張角的苛刻條件,同情心大減,反倒指責張角小題大做。
對這樣的指責,張角內心毫無波瀾。
彆人敢這麼指責他,說白了,自已還不夠強大,如果自已足夠強大,自然有大儒為自已的行為背書。
而且他早就知道,民心是可以引導的,在他穿越之前的世界,誰掌握了輿論,誰就掌握了話語權。
掌握話語權,民心就可以引導和操縱。
這件事從頭到尾伊安國都是一個受害者,現在卻莫名其妙的變成了加害者。
這到哪說理去。
他深深明白一個道理,用槍講道理比用嘴講道理有用的多。
他對外界的雜音一概不理,在備戰的同時,向太平洋深處發射了一枚導彈,並同時在太平洋某個無名小島上引爆了一枚核彈。
他這個舉動更是引發了所有人的驚慌。
張角的行動表明什麼意思?
很多記者們開始紛紛解讀張角的用意,最後一致認為,這是警告鷹國,不要插手他和腳盆之間的事。
如果鷹國敢對張角使用核彈,那他也會使用核彈。
說實話,張角的舉動確實把鷹國嚇唬住了。
不過,鷹國從來沒有想對張角用核彈,所以嘴上依舊強硬的很,勸張角不要作出危險舉動,否則將會付出不可能承受的代價。
時間來到了1970年的4月,張角的戰爭準備已經完成。
在戰爭前夕,他又行宮召集了萬人大會,開始向全國人民發表談話。
此時,行宮麵前站滿了人。
張角對著自己的民眾,開始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
“我的子民們,就在我們慶祝最重要節日的時候,敵人用卑劣的手段對我們發動了無恥的襲擊。”
“不但如此,敵人還派出了數百架飛機想要襲擊我們。”
“這些年伊安帝國沒有戰爭,敵人似乎把我的話給忘記了。”
“難道他們不知道殺一賠十的警告嗎?還是忘記了亡國的教訓。”
“他們以為我們和平了幾年,就忘記了戰爭,就忘記了我的警告。”
“現在是讓他們清醒的時候了,敢讓我的子民流血必須要付出血的代價,敵人就在遠處,我們應該怎麼辦?”
台下的民眾狂呼:“向敵人宣戰。”
“血債血償。”
張角道:“戰爭很可怕,戰爭也會死人,但若就此算了,作為元首,我對不起死去的子民。”
“如果我覺得一條生命微不足道而放棄追殺敵人,以後我會放棄的更多。”
“你們的生命在我眼中是無價的,所以,任何傷害你們的人,必將承受我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