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的撤離行動,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王猛帶的東非聯軍勢如破竹,一路向西打過去,沒有沒有碰到幾支能抵抗的軍隊。
不光西方人在撤離,之前這些國家的政治人物也紛紛尋找後路。
根據剛果的前車之鑒,東非聯軍若是攻占首都,肯定會對上層領導進行大換血。
他們這些人官是不成了,隻能趁現在還有時間,給自己找條後路。
諸多高官都在忙著自己的事,對東非聯軍自然不再關心。
關心也沒用,他們就算組織軍隊,也打不過對方啊。
所以王猛的行動異常順利,很快,就從剛果打到喀麥隆,中非,乍得,尼日利亞,科特迪瓦,加納,一直到西非的幾內亞,利比裡亞等國。
這些國家有大有小,每占領一個國家,從伊安帝國派出的民政部門的人員就接手該國的政權。
按照張角的設計,國家以前是什麼體製,以後也沿用什麼體製。
不過政黨隻限兩個名額,其它的政黨一律解散。
國內的各個部門進行改組,每個部門伊安國派出兩人進行指導。
當然,派出的人員中不是沒有出現安全問題。
就出現過派出的伊安帝國工作人員受到了暗殺的案例。
王猛的處理也簡單粗暴,後果就是這個部門組織的人員全部槍斃,再重新換上一批,連指導人員的安全都保護不了,要你們這些部門的頭頭有什麼用。
伊安國強橫又蠻不講理的治理模式很快見效。
整個國家隻能有一個聲音,那就是伊安帝國的聲音,任何人不允許有任何意見。
雖然伊安帝國派出的人員強勢又霸道,但對方的援助還是真的及時又大量。
一艘又一艘的滿載糧食的船從伊安島和袋鼠大陸駛到了非洲東西部各個港口。
張角有個最低的人道標準,混亂可以,但不能因為饑餓而死人。
同時,在非洲適宜開墾的地區開始耕種糧食。
非洲沒有現代農業,白人殖民者又不關心非洲人的死活,所以非洲諸國有些國家國民長期處在饑餓狀態。
有了伊安帝國先進農業的援助,利用非洲肥沃的土地,其實養活非洲人口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非洲人雖然生性懶惰,但伊安帝國可不慣著他們。
上輩的老祖宗摘棉花不是挺勤快嗎,怎麼這一代把這個艱苦作風丟掉了,隻要給點壓力強度就行了。
到了1976年底,整個非洲大陸徹底安靜了下來。
為了防止各個國家的扯皮,在年底,在張角的授意下,整個非洲組織了一個非盟。
各個國家的商品和物資人員可以在非盟諸國中自由流通。
統一使用非洲幣,根據各個國家的優勢產業,率先開發這些國家的優勢產業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