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是比較和平的一年,儘管毛熊仍然陷入普什圖國的泥沼。
大小伊依然在菜雞互啄,但其它地方,相對來說依舊比較和平安寧。
因為世界太平的緣故,世界格局也發生了深遠的變化。
歐洲在失去非洲這個巨大的原材料市場後,被迫將目光投向了毛熊。
一條能源管道和兩條鐵路同時開始修建,而兔子國也成立了信息部多個部門。
同時,兔子國的經濟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
畢竟,兔子國現在已經不再是西方防範的目標,同時,還能獲得伊安帝國的投資和技術,國際環境要寬裕的多。
這就給兔子國經濟騰飛提供了較好的外部環境。
伊安帝國對兔子國的投資是全方位的,隻要有機會,就控製兔子國的重點產業。
他知道兔子國未來有不少國企改製的機會,一些優質的企業會釋放出去。
誰能先一步,就能享受到兔子國的發展紅利。
什麼方便麵,糧油產品,鋼鐵石化重工汽車等等。
雖然兔子國走的也是全產業鏈,但兔子國可不計較股東是中資還是外資。
對兔子國來說,隻要工廠在兔子國境內就行。
伊安帝國源源不斷的投資流入了兔子國,雖然國際資金也慢慢的進入了兔子國境內。
但大多都是試探性的,投的資金也不多。
隻有伊安帝國高歌猛進,數年投資占兔子國總投資的一半以上。
隻要是兔子國希望投資的領域,張角全都滿足。
而在國內張角也沒閒著,大力發展文娛產業。
一些電影和唱片公司紛紛建立。
要說整個伊安帝國,過的最難受的就是那些二代了。
這些二代隻要到了年齡,就要動身前往達旺。
這是張角的硬性規定,不容妥協,想要不讓兒子吃苦,除非你從部長一級的位子上退下來。
兩者之間二選一。
在張角看來,這是一個一舉多得的好事。
既避免了二代們國內搞特權,爆發醜聞,又避免了被國際間諜們所利用,還可以鍛煉二代們的吃苦精神。
當然,作為高官的兒子,不可能真的眼睜睜的看著兒子和女兒吃苦。
何況,還要解決兒子的學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