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伊此時的經濟非常困難,正缺資金,否則心高氣傲的他怎麼可能向張角低頭呢。
但張角的回應並沒有滿足他的要求。
他氣憤的說道:“要我國進口一點油還要讓我們降價,並用伊安幣結算,什麼好處都讓伊安國占了。”
“石油是先知賜給我們的禮物,又不會壞掉,我們會將石油優先出口那些給我們合理價格的國家。”
身邊幕僚急忙說道:“那我們的外債怎麼辦?”
薩姆想了一下,說道:“中東國家的先拖著,先還其它國家的。”
幕僚搖了搖頭道:“這下我們把伊安帝國徹底得罪了。”
薩姆道:“伊安帝國是在中東唯一駐紮的軍隊,是我們的敵人,也是我們統一阿拉伯目標的障礙,所以,我們以後注定會發生衝突的。”
“石油是工業血液,哪個國家都離不開石油,我們不賣伊安帝國,也可以賣給彆人。”
薩姆作出這個決定後,就沒有搭理這件事。
張角日理萬機,自然也沒有將這件事放在眼裡。
他此時正在處理黎巴嫩的事情。
隨著撒冷人建國,被約旦驅逐出國的四十萬撒冷人陸續回到了撒冷國,但長期戰爭造成了大量的經濟損失,除了造成四萬人死亡,十多萬人受傷,還有幾十萬人逃離到彆國。
到了中間階段,黎巴嫩分成了三塊,一塊是由黎巴嫩政府軍控製的北部地區,由基督馬龍派控製的海岸地區和激進派和撒冷解放組織控製的南部。
解放組織以此為基地,不停的襲擊聖城國,而聖城國為了消滅撒冷解放組織,在1978入侵了黎巴嫩南部地區,雖然聯合國介入了調停,通過了決議,但各派不知是故意還是理解有偏差,曲解了聯合國425號決議。
關鍵問題就是雙方對解放組織是否有權居留在黎巴嫩上爭執不下。
馬龍派認為聯合國明確規定,決議明確了取消撒冷人解放武裝,但其它教派卻認為,聯合國決議並沒有廢除69年黎巴嫩政府和解放組織達成的開羅協議。
聖城國撤離時,聖城人扶持馬龍派在黎巴嫩獨立建國,雖然沒有獲得承認,但卻讓局勢更加複雜。
因為馬龍派的獨立要求,政府開始偏向了穆教左派勢力,政府軍和馬龍派的武裝開始了衝突。
而聖城國則支持馬龍派,雙方打的不可開交時,解放組織又對政府開戰,奪得南部大部分土地。
這讓紛亂的黎巴嫩局勢更加混亂。
再加上聖城國和敘利亞國的摻和,又引發了毛熊和鷹國的下場。
這中間經曆了聖城國再次攻入黎巴嫩,以鷹國為首的聯軍進駐,貝魯德大屠殺,後來受到極端組織的報複,維和部隊被炸,被迫撤出了黎巴嫩。
雖然鷹國為首的聯軍和各派簽署了和平協議,但因為無法有效獲得執行,隻是達成了停火協議。
不過,身在其中的幾派又相互開火,之後雙方簽了幾個協議,但因為無法有效執行,這些協議隻能變成廢紙一張。
這中間各派的立場不同,矛盾重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甚至同一教派的也並不一定是同盟軍,政府中又夾雜著馬龍派和伊派,伊派中又分什派和遜派。
聖城國和中東各國的參與,聯合國的摻和,讓黎巴嫩的局勢攪成了一團亂麻。
簽下的任何協議都不能讓所有派彆滿意,更彆說執行了。
政府選出的總統頻繁遭到暗殺,這裡麵的各派彆成份複雜,一個派彆就代表一個利益組織。
甚至有些派彆的主張就是相互矛盾甚至敵對的。
要說中東混亂之最,黎巴嫩就是一個縮影。
不過,隨著兩國方案的執行,讓黎巴嫩人看到了和平的曙光。
不少派彆希望伊安帝國駐軍,平息黎巴嫩複雜的局勢。
當然,有的派彆是希望真的和平,有的派彆卻是彆有用心,希望伊安帝國陷入黎巴嫩的這混亂的沼澤。
張角心中猶豫了一下,就作出了決定。
如果能解決黎巴嫩的局勢,那說明伊安帝國有能力解決紛雜情況下事務的能力。
黎巴嫩問題真的從自己手中解決,那麼伊安帝國在世界上的威望將會大大提升一個台階。
既然他要立誌領導全球,那麼黎巴嫩問題就是對他的一個考驗。
有利的局麵是撒冷人此時已經建國,導致黎巴嫩最大的亂源沒了存在的基礎。
解決問題時相對會輕鬆一些。
不過派出的這個人必須要有一定的才能,而且做事細膩,不能如那些大老粗一般,一味的靠殺解決問題。
如今的伊帝帝國今非昔比,還是靠殺戮那一套難以服眾。
除了靠實力威懾,更多的是要靠軟實力。
為此,張角專門在軍隊內部召開一次會議,讓各大軍頭推薦人選。
各大軍頭自然踴躍的很,紛紛將他們的得力乾將推薦給張角。
張角自然不會聽各軍頭的吹捧,他要對這些人選好好的考察一番。
所以,他命令推薦的人每一個人寫了一篇對黎巴嫩的看法,上交給他。
他要看一下這些人的水平之後再作決定。
喜歡曆史風口,我率領軍隊統一全球請大家收藏:()曆史風口,我率領軍隊統一全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