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棒州省問題的解決以及皇位塵埃落定。
伊安帝國平靜了幾天,但表麵的平靜下,卻深藏著暗流湧動,畢竟張義當皇帝,不服的皇子太多了。
張義算不上聰慧,而且性格上軟綿綿的,幾乎是個老好人,極難拒絕彆人。
而她的母親三皇妃母憑子貴,在伊安宮宛如成了眾妃之首。
其它皇妃自然不買賬,隻是事情已定,表麵上也做不出反對的樣子。
三皇妃在兒子登基一個月後,便命張義將自己封為皇後。
張義拗不過母親的請求,隻好答應了這件事。
這件事將其它的四位皇妃氣壞了,本來大家地位都是平等的,你兒子當皇帝也就算了。
你居然將自己的地位平地拔高一截,這是什麼意思。
陛下生前都講究平等,就算你兒子當上皇帝,大家沒話說,但你非要騎在大家的頭上,這樣做有意思嗎。
所以四位皇妃聯手反對,並和諸位大臣打了電話,要求反對此事。
為了這件事又扯了半個月的皮。
議事會出於對新皇的尊重,答應了張義的要求,畢竟這幾個重臣從皇帝手中獲得了大部分實權,給皇帝一個麵子不算什麼。
但這件事卻激怒了四位皇妃。
既然惹不起,那還躲不起嗎,其它四位皇妃各自帶著子女搬出了伊安宮,到了帝國其它地方居住。
二皇妃來到了袋鼠大陸,五皇妃來到了平日省,而七皇妃來到了伊安島的東部沿海騰浮市。
其它皇子也不願待在伊安宮,紛紛流落到全國各省。
其實,有野心的省份,都希望這些皇子來到他們的省份,尤其是偏遠的省份,對皇子的到來更是持歡迎態度。
畢竟杜飛的行為給他們做出了一個表率,皇子來到他們這裡,給個虛名,關鍵時候可以拿皇子的名義為理由,對抗議事會。
議事會隻有十名成員,名額有限,張角屬下人彆的沒有,野心勃勃之輩太多了。
抓住一個皇子在手中,關鍵的時候說不定可以有奇效。
立張義為帝,雖然重臣們可以獲得國家權利,但一個最大的後遺症就是能力不足,難以服眾。
彆說其它皇子不服,一些邊疆大吏對議事會也是不服氣的。
不服的結果就是對中央下達的命令陽奉陰違。
畢竟這些人很多都是張角的千名屬下之一,多年來,長年身居高位,若是張角的命令,他們自然是遵守的。
但是議事會的命令議事會這個部門是乾嘛的,有沒有經過我的點頭。
很多人抱著這樣的態度,對命令的執行效果非常差。
這就讓議事會發布命令時,很多時候出不了升龍城。
此時,伊安會堂內,議事會廳中,張義正和議事會的成員在開小會。
白臉貓一拍桌子,罵道:“這個錢運,以前還是我的手下,現在任東南省的省長,對政府在本省建化工廠的項目遲遲不批地,這是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