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張角和劉歡在海上打漁的悠閒時光不同,畢竟伊安帝國第一次搞選舉,沒有現成的路子可走。
不過所有人都知道,隻要誰得到的選票多,誰就會成為總統。
之前,被張角打擊過的黑社會和基金會又死灰複燃。
在張角執政前期,這些人隻是靠暴力解決征地,招標等事,但現在,他們一個個成為樁腳,控製著某個區域的選票。
不過玩的手段要溫和的多,不但不給區域內的百姓收錢,反倒家家送福利。
組織居民聽課,送些雞蛋什麼的,通過講課方式洗腦,讓他們把票投給指定人。
其實他們也動用不了暴力,畢竟他們的競爭的對手同樣是有人脈有力量的大佬。
你敢搞對方,對方也敢搞你。
議事會設計的選舉製度,是層層選拔出候選人。
例如一個小區獲選人勝出,將代表小區或村一級候選人選出鄉候選人,這些鄉一級的獲選人勝出,將選出縣一級的候選人,然後是市一級,再到省一級。
省一級的獲選人獲勝後,便可以自動進入議會,成為議員。
每一個省按照人口推出數名候選人。基本上,五百萬人可以有一個議員指標。
大概能產生一百名議員,這些議員的權力很大,可以審議決定國家的各項事務。
這一百名議員按照選票的多少,可以選擇前五名作為總統候選人。
然後全國民眾可以從這五個人中選出一個總統。
隻要獲得總統職位,可以任命自己的執政班底,什麼時間任期結束,執政班底解散。
當然,在選舉過程中免不了有些候選人的黑料被曝光出來,最終退出競選,由候補人員補上。
選舉,必須有錢支撐,沒有錢支撐的小黨根本第一步就跨躍不出去。
有錢的則靠強大的媒體和宣傳在民眾心裡留下了印象。
本來你就沒錢宣傳,民眾都不知道你是誰,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怎麼可能會選你呢。
到了最後,最終進入總統選舉的五個人名單公布了出來。
一個叫白舉明,一個叫劉會濟,一個叫樂方遠,一個叫司馬智,一個叫山巒,光說姓氏便知此人的背景和關係。
最後,白舉明依靠強大的實力和口才獲得了伊安帝國第一屆的總統。
而其它人也並不是沒有收獲,都獲得了參議員的職位,等於進了中央中樞。
但就在伊安國內選舉進行的如火如荼之際。
毛熊卻趁著伊安帝國關外空虛,開始逐步蠶食關外的土地。
張剛正在嚴寒中苦苦和伊安帝國的軍隊作戰,根本沒有力量阻止毛熊國的蠶食。
而國內的選舉正在進行白熱化的階段,沒有顧及關外那一片苦寒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