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路雲殺青!”
接過吳驚親自遞過來的一束花,路雲在《戰狼2》裡的戲份全部殺青了。
上一世張瀚海飾演的“卓亦凡”隻有二十多分鐘的戲份,據說斷斷續續拍了一個多月,最後成片不知道被剪了多少戲。
而路雲現在斷斷續續拍了兩個多月,不知道最終剪輯出來能有多少分鐘。
本來吳驚打算電影全程拍攝三個月的,結果光開始的“非洲街槍戰”和“工廠”就拍了三個月,甚至“工廠”的戲還沒拍完,怎麼也得再拍半個月。
而且後邊還有“一鏡到底”跳海鬥海盜、沙灘踢球和碼頭交易的戲要拍,劇組還得轉場到大連那邊。
更後邊還有一些非洲的實地劇情要拍。
這妥妥的時間和經費都超支,一個多億根本就不夠用,吳驚還得去拉讚助找投資。
不過這不用路雲擔心,他已經回到公司一邊看著神舟十一號飛船的發射一邊繼續寫論文了。
至於其他的雜事……
“我有上將劉春!”
讓他擋著就行了。
唯一的問題就是偶爾能見到惱人的蒼蠅。
從路雲這擋掉的資源並沒有浪費,而是都被曲雲蕭拿了,雖說他也進組了,但他可比路雲忙多了,經常回來簽個約、拍個廣告什麼的,雙方能在公司見到。
不過曲雲蕭和他的經紀人可不感謝路雲和劉春。
雖然劉春的說法是路雲剛來公司,不接太多資源是為了專注學習和自我提升,但對麵的看法卻是他們能力不行,有實力的劇組根本看不上路雲,所以就隻能去那些沒人看好的破劇組。
對此劉春雖然有些焦慮,但他知道這是娛樂圈常態,不夠火的時候身邊都是吊人,足夠火之後身邊全都是好人。
他跟路雲的打賭都是輸,那路雲自己選的電影和綜藝應該……能贏吧?
甚至為了讓路雲的戲能火,劉春不惜再次跟路雲打賭,就賭《戰狼2》和《向往》能不能火。
如果真火了,以後就都聽路雲的,路雲讓他往東,他絕不對往西!
至於路雲自己,他對曲雲蕭和孫澤的挑釁更不在意。
他都要研究火箭去太空、去月球了,那倆貨的層次太低,根本就不配跟他比。
而且路雲最近就在乾一件大事,也沒空搭理他們。
上次的論文陳峰華很滿意,葉建飛院士也覺得不錯,就是沒有引起院士太多的重視。
葉建飛畢竟是領導過多次航天大任務的老院士了,各種大場麵也都見過一些,對於本科畢業生擁有超過博士的知識量並沒什麼太過驚奇的。
老院士那個年代能做出成績的哪個不是超級天才,甚至有的人二十多歲就已經是大型科研任務的帶頭人了。
同樣二十多歲的路雲這還隻是寫了一篇很有建設性的論文,至於後期能不能搞出成績,還需要多觀察。
而路雲的第二篇論文就打算搞一篇大的!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之後再過半個月就是長征五號火箭首飛了,那是國內有史以來最大的火箭,肩負著空間站建設、探月采樣返回和火星探測等重大任務的發射工作。
不過長征五號火箭的問題也不小,首發的二級火箭氫氧發動機有問題,好在遠征上麵級推進器足夠給力,硬生生把衛星推進了軌道,勉強算成功。
但是第二發問題就大了,起飛之後一級火箭的氫氧發動機問題導致推力瞬間大幅下降,致使火箭無法達到預定飛行速度與高度,最終火箭二級與衛星在西太平洋再入,發射任務失利。
因為這些問題,國內的重大航天任務都往後推遲了兩年半。
其他任務以此類推延誤的時間更長,影響是連鎖式的。
路雲知道長征五號發射失敗兩年後找到了哪些問題,並且通過結構設計優化的方式來提高發動機的可靠性,但他不可能精確的把問題點出來。
因為他可沒參加過那兩款氫氧發動機的研發工作,不應該知道那些東西,但他可以從總體技術方麵說一說。
相對於國內已經研究透徹的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國內對液氫液氧火箭發動機的了解就不太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