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喜歡用“字母+數字”來表示火箭發動機型號的各國官方航天機構,商業航天公司的火箭發動機就是實實在在名字了。
比如大洋彼岸太空叉獵鷹九號火箭的“梅林”發動機和正在研發中的“猛禽”發動機。
還有國內立項的“天鵲”、“龍雲”、“鳳鳴”和“滄龍”等火箭發動機。
嗯,很有古典神話的意味。
相對來說路雲給萬戶火箭使用的7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起名諧音“放飛”還更現代,並且也跟航空航天有一定聯係性。
更何況大老板以二老板的名字諧音給公司產品命名,並且還不是那種“逆天”命名,這有什麼不可以的?
反正藍星航天公司的人都沒意見,總經理於星辰第一個鼓掌同意!
總之,在安芳菲許願之力和路雲絕對技術的支持下,“放飛70”液氧煤油發動機的燃氣發生器首次試車加1000秒熱試車圓滿成功!
這次的試車台是臨時搞的簡易試車台,燃料都是罐車拉過來的。
畢竟隻是燃氣發生器點火,不是真的70噸推力發動機點火,不需要特彆正式的試車台,不怕試車台飛起來。
所以這處臨時試車台距離公司不遠,沒出京城,隻是找了一處廢棄礦坑。
眾人回到公司之後開始開會,討論燃氣發生器試車1000秒成功之後的麻煩事。
確實是麻煩事,因為成功的太快,公司得考慮建設正式的製造基地和熱試車中心了。
“誰能想到研發進度太快太成功竟然成了壞事,哈哈!”
“也不算太快,其實基本都是遵循路總的研發大綱進行的,隻是咱們想的有點慢。”
“對,是咱們的思維沒跟上,還有不少國家隊航天係統的思維,這商業航天的發展就是快哈!”
“也不是商業航天快,你看深藍之箭,它成立的比咱們早,但發展的比咱們慢多了,就是對麵太空叉的首款火箭發動機研發都用了好多年。”
“那還是路總的技術夠好,他那篇以國內航天技術為基點快速研發可回收火箭的論文寫的確實好,真是常看常新……”
安芳菲來都來了,就沒著急走,看完試車之後也參與了會議,畢竟是二老板。
雖然她聽不太懂這些技術人員在說什麼,但是誇路雲的話還是聽出來了,所以就非常開心的聽著。
而路雲看她樂意聽就時不時的給她小聲解釋幾句,畢竟是未來要去太空當“真?仙女”的,多少得了解一些航天知識。
路雲寫第一篇論文的時候花了大量的功夫,在《向往》綜藝裡查資料可不是表演,而是真查了大量的資料,然後才搞定了以國內現有航天技術為基礎快速研發可回收火箭的理論。
國內現有的“長征”係列火箭,彆管是長征二號、長征三號、長征四號、長征五號、長征六號和長征七號,還有它們的各種改型,都有3.35米直徑的箭體。
其中除了長征五號火箭的芯級火箭是5米直徑,捆綁助推器是3.35米,其他型號都是3.35米的芯級箭體。
可以說國內3.35米的火箭箭體技術成熟的不得了!
其實這主要是鐵路運輸的限製,國內之前的航天發射場都在內陸,需要火車運輸,所以箭體被限製在了3.35米,有了可以海運的瓊州濱海發射場之後才有了5米芯級的長征五號火箭。
所以萬戶火箭的3.35米箭體就是在這種基礎上進行研發的,現在的研發進度也非常快。
而且3.35米的箭體直徑也不小,獵鷹九號火箭的箭體直徑也才3.7米左右。
甚至作為初創公司的“第一箭”都超標了。
當初太空叉的獵鷹一號火箭直徑才1.7米。
而說到獵鷹火箭,“放飛70”發動機和它使用的“梅林”發動機都是液氧煤油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