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雲說自己很忙可不是說說而已,他是真的很忙。
他大多時間都待在劇組裡,不過大多時間不是拍戲,而是等著拍戲。
因為路雲為了整體的電影效果把本應該集中給他的“主角時間”讓給他其他人,好讓他們拍的更連貫、更順一些。
他的實力太強了,可以隨時配合他們,所以需要隨時在劇組等著。
不過路雲等待的時間一點也不閒著,基本都是在查資料寫論文。
那論文真是一篇連著一篇的出,並且一篇比一篇牛批。
所以長征五號科研團隊看到並研究他的論文一點也不奇怪。
路雲寫論文也不是漫無目的的寫,而是能跟萬戶火箭的技術呼應上。
比如應用在長征五號遙三火箭上的箭體減重技術。
其實路雲已經開始通過公司的渠道申請專利了,其中就有萬戶火箭的箭體減重技術。
運載火箭都有一個載荷係數,數值越大就代表同單位燃料能送更多的載荷上天。
比如獵鷹九號的載荷係數是4.15%,而長征五號的載荷係數就是2.9%左右。
長征五號載荷係數比較低的原因有不少,主要是發動機不夠先進,還有就是安全冗餘太多導致箭體死重太大,拖累了運載能力。
如果不考慮彆的,隻是簡單粗暴的做數字計算,要是長征五號也有4.15%的載荷係數,那麼它就可以運載36噸的貨物進入太空,而不是實際的25噸和另一種理論上的32噸。
萬戶火箭就使用新技術減輕了箭體重量,加上比較先進的發動機,讓它的設計載荷係數達到了4%左右。
這還是路雲需要以目前國內的航天技術為基礎快速把萬戶火箭造出來。
要不然讓他多研究幾年,他可以把箭體減到更輕,發動機的效能也推到更大,讓載荷係數更高。
不過就是這樣“一般”的箭體減重技術長征五號也不能用,不說直接搬過去用吧,就是刪減著也不能用。
一是捆綁式和光杆式的構型不同不能亂用。
二是長征五號已經是成品火箭了,無法大刀闊斧的進行升級改造。
三是它還肩負著很多重大任務,不能無故增加風險。
所以長征五號科研團隊隻能從論文出發,然後研究出一個合適長征五號的邊邊角角技術,減輕一些邊邊角角的小重量。
而路雲的各種航天工程都是從設計圖開始的,不用這麼小心翼翼,所以立刻開視頻把月球小車的事告訴了自己那幾個考上研究生的沙雕舍友。
“什麼?!”
“你接了一個真正要飛往月球的月球車研製任務?”
“臥槽!”
舍友們酸的麵目全非!
明明他們都在航天係統裡深造了,還各自跟了有航天課題研究的導師,也昏天黑地的給導師乾活,可他們都沒有參與過這樣的探月任務。
甚至彆說探月了,就是入軌的任務都沒有,頂多參與過一些模型任務,或者射一射探空火箭。
結果路雲這個去當明星的本科生竟然拿到了一個真正的月球車任務!
哦,路雲開了自己的航天公司,還狂發他們導師看了都讚歎不已的論文,那沒事了。
甚至他們的導師還經常看著他們問道:“哎,對了,你不是路雲的舍友嗎,怎麼你就這麼……嗯,沒有沾沾人家的才氣呢?”
“……”
他們能說什麼,說本科期間大家都差不多,路雲是畢業之後才突然開竅的嗎?
不過對路雲現在這種“苟富貴不相忘”的狀態他們還是相當開心的,之前動力外骨骼道具的事讓他們賺了一筆,現在又帶他們研製真正的月球車……
這哪是舍友的,這簡直就是義父啊!
而且路雲說了自己的“全商業零件月球車計劃”之後,舍友們不僅不詫異,反而更興奮了。
因為他們都看過路雲的論文,知道路雲這是在驗證什麼。
這可一點也不比他們導師正在搞的課題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