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當天鼎壓力容器公司的新聞出來之後路雲就通知了於星辰。
“看看這個,輕薄共底儲箱的事解決了。”
而於星辰看到新聞的時候就有點傻眼。
“?”
他一臉問號:“這不對啊,人家的新聞今天才出,技術更是昨天晚上才突破,你是怎麼知道的?”
路雲無所謂的聳聳肩:“因為我上邊有人。”
沒想到路雲就是隨意的一說,於星辰竟然信了。
因為路雲確實上邊有人。
不說“不是師生勝似師生”的葉院士,還有好幾個其他方麵的院士。
並且從路雲的“技術整合理論”試水之作“金蟾”月球車第一次度過月夜之後上邊就注意了路雲,還有他的“技術整合理論”。
從那時起,就有不少業內人士開始討論路雲提出的“工業大摸底”行動,甚至已經有人從自己的人脈開始做小範圍的摸底了。
等到成立不到一年的藍星航天就把第一台70噸推力的可複用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成功造了出來,且萬戶火箭的其他係統也在穩健而快速的推進時,上邊就發動國家渠道開始了小範圍的工業大摸底行動。
沒彆的,就是因為路雲使用自己的新理論結合實踐做出了成績!
當然,同樣是小範圍,個人的“人脈小範圍”和國家機器的小範圍是不一樣的。
藍星航天檢索市麵上可用的技術其實也算是一種“小範圍”,因為很多技術是不公開的。
所以路雲能獲得這個消息有可能就是工業大摸底那邊摸到了天鼎公司,然後路雲通過一些渠道獲得了消息。
路雲也沒想到於星辰就這麼信了。
不過也好,本來他還打算忽悠於星辰說這是自己通過“技術整合理論”結合現實技術發展速度算出來的“技術突破點”。
畢竟路雲現在就是“技術整合理論”的大手子,加上數學技能等級跟著航空航天工程等級升到了lv5級彆,建立一個大概的數學模型也不算難事。
就是要計算這些東西需要投入的計算資源有點多。
現在正好省得他再解釋了。
“那去聯絡技術授權和設備購買的事就交給你了,我有個約就先走了。”
於星辰對於被安排的工作沒啥意見,但聽到後邊那個就來了精神。
“你記得洗澡換身衣服,把胡子也刮了,打扮打扮,跟安總約會可不要像在這裡乾活一樣隨意!”
“就是約個飯,什麼約會……”
“嘿,我能不懂這個?我可是過來人,不像你還是個單身狗!”
於星辰推著路雲往外走:“去吧,去吧,洗澡換衣服去吧。”
“……”
路雲解決了萬戶火箭的技術問題,“重型獵鷹”首飛發射到太空的汽車飛行軌道果然也歪了,從預定目標火星軌道歪到了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大家都有美好的未來。
不過這也不重要,畢竟明眼人都知道這輛車在太空跟一個鐵坨子差不多,不可能飛到火星軌道。
要是真那麼簡單,人類早定居月球登陸火星了。
倒是“重型獵鷹”重新把人類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刷新到60多噸被人津津樂道。
路雲被司機送到飯店之後一下車就聽到兩個中年人在討論,他就好奇跟在後邊聽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