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國際宇航大會是第69屆,舉辦時間是10月,地點則是得國。
按照路雲自己計算的時間點,萬戶火箭8月份就可以首飛。
所以參加國際宇航大會的時候就不是介紹萬戶火箭的PPT了,而是正式亮相之後開始接國際訂單!
當然,PPT還是要說的,路雲給馬一龍送的禮物就在裡邊。
彆看現在各個大國都開始發展商業航天了,但是在上一世的世界線裡,到路雲死亡的時候還是馬一龍的太空叉一家獨大,獨攬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商業航天發射訂單。
剩下的除了跟馬一龍在老美國內競爭的藍色起源航天公司,另外的就是老中的幾家商業航天公司。
其他國家的商業航天幾乎等於零。
哪怕是五常裡的“下三常”也一樣。
而這一世,路雲打算給馬一龍找點事乾,從他占據的商業航天蛋糕裡切幾塊下來。
路雲設計製造萬戶火箭的基礎理論就是基於“民用技術的大發展”,所以當他把這個技術擴散出去之後,其他國家商業航天公司的火箭肯定能早幾年出現。
不說他們能吃掉太空叉的多少蛋糕吧,隻要保住自己國內的商業發射訂單就是勝利。
因為這玩意看似隻是航天發射,其實是關乎國家主權的,尤其是對大國來說。
所以這事不單單是給馬一龍找點事乾,也是給老美找點事乾。
至於老中自己的商業航天公司,例如深藍之箭和剛成立的星河榮耀之類。
它們在一個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從航空航天、工程機械等重工業裝備,到紡織、食品、家具等輕工業產品都能夠生產,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裡。
總部還跟路雲所在的藍星航天總部在一個街區裡,隻隔了幾百米。
要是這樣都不能提前其他國家一兩年把各自的商業火箭造出來,不能打時間差拿下一部分市場份額,那乾脆死了算了。
不過這隻是給馬一龍送的第一份禮物,第二份禮物才是往馬一龍的心尖上送。
“老馬還不叫‘星艦’的火星大獵鷹火箭現在的直徑是9米,而國內的長征九號火箭立項很晚,隻是各個子係統一直在推進。”
“箭體直徑有10.6米輕合金環鍛造成功的新聞放出,幾年後還會有12米直徑的輕合金環鍛造成功……”
路雲在電腦前做PPT,自言自語道:“12米直徑的超級火箭雖然唬人,但技術難度太高,馬一龍的火星火箭就是從這個直徑縮減到9米的。”
“而我腦海裡就有10.6米長征九號火箭的設計圖和技術資料……那就它吧。”
“直徑10.6米,高度120米,名字叫……嘿嘿,星艦!”
“不好意思,我這個‘星艦’是公的,又粗又大!”
“馬兄,你那個‘星艦’是母的,見到我這個就不靈了……”
………………
“阿嚏!阿嚏!”
大洋對岸,正在改PPT的馬一龍突然打了兩個噴嚏,旁邊的工程師們都看向他。
馬一龍擺擺手道:“沒事,繼續,BFR的高度從106米增加到118米,一級助推保持63米不變,二級飛船增加到55米。”
“然後我們來討論一下箭體材料吧,你們覺得除了碳纖維,什麼材料還比較合適?”
“最主要的是便宜,用起來也要方便。”
此時有一個亞裔工程師舉手道:“BOSS,你覺得不鏽鋼怎麼樣?”
馬一龍摩挲著下巴:“不鏽鋼……”
………………
跟《向往》第一季錄製的磕磕絆絆,整體錄完了才開始播放不一樣,《向往》第二季是邊錄邊播的。
當路雲他們正在錄製第二季第六、第七期的時候,第一期播出了。
為此他們早早的吃完了晚餐,然後聊了一會人生哲理就互相道晚安去睡覺了。
實際上是等攝像機關了之後全體又起來看《向往》第二季第一期。
這一期來的嘉賓以徐崢為主,路雲在拍《超時空同居》的時候跟他混熟了。
因為徐錚不僅是那部電影的監製,還是投資商,連導演都是他扶持的青年導演。
而且他還在電影裡客串了一下火鍋外賣員,給路雲和安芳菲表演了一下扯麵,也給影片增加了一些喜劇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