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六點的時候長征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準時發射,相對於上一世的首飛足足提前了兩年。
也標誌著國內很多航天大項目會提前兩年。
而在月球上,此時已經大殘的“金蟾”月球車成功完成了第六次月晝巡遊拍攝任務。
在長五B發射之後,它也進入了第六次月夜休眠,但大概率是無法第六次醒來執行第七次月晝任務了。
兩天後,長五B遙一發射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在東風著陸區。
這次路雲倒是去現場看了。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時間提前了兩年,上一世那個柔性充氣返回艙測試任務沒有攜帶。
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返回艙非常巨大,高寬都是四米多,比高寬兩米多的神舟載人飛船返回艙大了好幾倍。
因為新一代載人飛船要執行載人登月任務,所以這次直接測試了高軌高速再入返回技術,以至於表麵燒蝕比近地軌道返回燒蝕嚴重的多。
不過關係不大,它設計出來就是乾這個的,表麵防護層換成新的以後飛船可以重複使用。
其實路雲來這裡不是主要看返回艙,而是去旁邊的東風航天城衛星發射中心。
在那裡,藍星航天的萬戶火箭發射工位建設完成了,路雲就是來驗收的。
東風航天城地處西部沙漠隔壁,地勢平坦,人煙稀少,乾燥少雨,每年約有300天可進行發射試驗,是發射航天器的理想場所,也是國內位置最西的發射場。
當國內開始發展商業航天之後,這裡也開辟了一處“商業航天創新試驗區”,專門用來發射商業火箭。
之所以要在這裡建造商業發射場,突出的就是原發射場“人煙稀少”的屬性。
主打的就是——出了事也炸不到人。
畢竟國內曆史上是出過嚴重火箭發射事故的。
而商業的東西一般都比較狂野,所以不得不防。
之前的時候深藍之箭航天公司已經在這裡建造了國內第一個純商業航天發射場地。
不過深藍之箭的紅雀一號火箭是質量不到30噸的小型固體火箭,所謂的“發射場”就是有一塊水泥地,然後豎立了兩根避雷架,旁邊還有一個指揮房,等要發射的時候用車拉到水泥地上豎起來就能發射。
而藍星航天的萬戶火箭是質量350噸的“大型”液體火箭,發射場建設起來就比較麻煩。
雖然路雲設計它的時候已經儘量減少了步驟,但液體火箭的發射規格還是比較高。
好在國內有豐富的液體火箭發射場建造經驗,僅僅三個月就把萬戶火箭需要的“簡化版”液體火箭發射場建好了。
當路雲到達的時候,發射架上已經擺了一枚用於訓練的萬戶火箭簡陋模型。
雖然模型不怎麼好看,但已經能窺見幾個月之後萬戶火箭起豎的壯觀場麵了。
(用網圖PS的)
路雲站在發射架下邊望著高高豎起的萬戶火箭模型有些感慨,沒想到這一世真的走上了航天之路,並且專屬於自己公司的火箭發射場都建好了。
滿心感慨,先拍照吧。
拍完給公司的安股東發過去,請她指導一下工作。
於星辰在旁邊也有些感慨:“現在發射場也沒問題了,第一枚萬戶火箭的建造也在順利進行,按照現在的進度來說,很大概率能在10月之前首飛。”
“那樣的話咱們參加10月的國際宇航大會就有真東西拿出來說了,不用對著PPT乾嘮……”
於星辰正說著,突然手機收到了信息,拿出來一看笑了。
“國內11月份的航展也給咱們發邀請了。”
他看向路雲:“怎麼樣,有想法沒?”
“當然!”
路雲已經想好國內航展弄什麼了。
參加國際宇航大會是去嚇唬人的,自己家的航展當然要給家人們來點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