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以合同製形式受雇於NASA蘭利研究中心的一名老中科學家在回國轉機時被捕。
當時掌握老美太空預算撥款大權的眾院議員沃爾夫大肆向媒體宣傳這名科學家攜帶“無權支配的信息技術”,但最後卻沒有查到任何證據。
最終沃爾夫竟稱那名科學家的電腦裡有“小電影”。
借著這一莫須有的“間諜”事件,沃爾夫鼓動國會出台了禁止與老中進行航天合作的立法,禁止兩國之間任何與NASA有關或由科技政策辦公室協調的聯合科研活動。
理由是跟老中搞航天科技交流會損害聯邦的國家利益!
所以在當年四月通過的《撥款法案》中,沃爾夫等人正式增添了“沃爾夫條款”。
這個條款很快就迎來了首戰。
五月份,老美的“奮進”號航天飛機即將從佛羅裡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開始其第二十五次,也是最後一次飛行任務,所以全球媒體都相當關注。
這當然也是一個讓老中的科技界和媒體非常關注的事件。
因為除了“奮進”號本身,身為華裔科學家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丁兆中負責的用於尋找反物質組成的宇宙的阿爾法磁譜儀會搭載“奮進”號進入國際空間站。
而這個項目也有許多老中的科學家參與。
這也是當年兩國航天科技合作的一個重點項目之一。
結果,就因為剛生效的“沃爾夫條款”,彆說讓那些參與項目的科學家現場觀看了,就連老中的記者采訪通行證都給取消了。
這事彆說老中的看法很大了,就連很多老美的科學家也堅決反對。
但是沒辦法,誰讓這些科研項目的撥款大權在沃爾夫手裡握著,他可不是科學家,是議員。
而自從“沃爾夫條款”實施以來,不僅來自老中的科學家無法與老美航天局舉行交流與合作,甚至在老美機構工作的中籍研究人員、在老美學校學習的中籍學生都受到殃及。
同時,這也導致老美的很多科研項目進度受到了影響。
這也是老美自己的一些科學家和反對和抵製這個條款的原因。
到現在,更多的人開始抵製那個破“沃爾夫條款”。
畢竟其他的不說,那些航天公司的高管和高級科研人員真的需要一張150萬美元就可以去太空玩幾個小時的太空穿梭機航班機票啊!!
尤其是年輕一輩。
“沃爾夫十年前搞得‘沃爾夫條款’,但過了兩年他就退休了,為什麼這個條款能執行這麼長時間?”
“見鬼,那個老頭已經82歲了,他什麼時候才去見上帝?”
“這些老登總是做出錯誤的決定,嚴重影響聯邦的未來走向,我們年輕一輩應該……”
“咳咳~”
聽著這幫年輕人越說越離譜,帶隊的人聽不下去了,提醒道:“夥計們,你們隻是暫時來老中出差,過幾天可是還要回聯邦的。”
“如果不想FBI上門的話,就不要說這些東西了。”
“還是考慮考慮明天會得到那些老中的航天新消息,然後怎麼應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