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顆“鵲橋”的區彆確實不小。
鵲橋一號的軌道位於月球外側,處於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平衡地月拉格朗日L2點,這裡距離月球大概6.5萬公裡。
之所以距離這麼遠,是因為這裡能夠確保衛星在用最少燃料的情況下長期處在這樣一個位置附近。
在這個軌道上運行的衛星可以同時麵對月球背麵和地球,能把電磁信號從地球傳遞給人類看不見的月球背麵,從而確保月球背麵的探測器可以正常跟地球通訊。
這個軌道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全天候覆蓋月球背麵,不受月球和地球運動的影響,能夠幾乎不間斷地確保地月通訊。
目前還沒有其它軌道可以做到這一點。
而鵲橋二號選擇了一條跟鵲橋一號完全不一樣的軌道。
它采用環月大橢圓凍結軌道,距離月球的最近點隻有約300公裡,可以通過軌道調整為不同的任務提供支持。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不同,那是因為兩顆“鵲橋”的任務有所不同。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需要長時間不間斷工作,而在工作期間需要保持跟地球的正常通訊。
要知道月球上白天的時長是半個月,扣除中午休息時間也需要連續幾十上百個小時不間斷工作,鵲橋一號能保證隻要嫦娥四號需要就隨時把信號傳遞給地球的需求,換成其他軌道是很難的。
但是嫦娥六號不一樣,嫦娥六號的主要任務是采樣返回,這是一個短時間的精細操作,有一係列極其複雜的動作,不僅要保障通訊正常,還要想辦法提高通訊質量。
鵲橋一號雖然能保障全天候不間斷通訊,但它距離月球太遠了,通訊信號衰減會比較大,通訊質量相對較差。
而鵲橋二號的軌道就很合適,彆看它是在橢圓軌道上,近月點隻有300公裡,遠月點有幾千公裡,但那也比幾萬公裡近的多,通訊質量和通訊帶寬都可以大幅度提高。
當然,鵲橋二號也不是一直待在這個軌道上,畢竟跟隻支持嫦娥四號月背中繼通信的鵲橋一號不同,它還要中繼後續的嫦娥七號和八號,也就是還要覆蓋月球南極地區的通訊。
圍繞月球旋轉的橢圓軌道,距離月球確實更近,通訊質量也確實更好,但對於月球南極的測控點來說並不能做到永遠都能見到這條軌道上的一個衛星。
在這條軌道上的衛星時不時就會被月球自己給擋住,要麼無法對南極探測器通訊,要麼無法對地球通訊。
反正要想做到不間斷通訊,在這條軌道上運行的鵲橋二號是不太靠譜的。
而月球導航與資源探測衛星是一直圍著月球軌道轉的,正麵和背麵都轉,當它們數量夠多的時候就可以不間斷的通信了,但現在這不是數量還不夠多嘛。
加上它們又沒有鵲橋二號那麼靈活,所以鵲橋二號以後某段時間內的工作還會包括“中繼的中繼”。
並且之所以鵲橋二號中繼衛星這麼大這麼重,也是因為它不像鵲橋一號那樣隻做中繼服務,它上邊還搭載了極紫外相機、陣列中性原子成像儀和地月VLBI試驗係統,可以執行科學探測任務,為後續載人登月等任務提供數據支持。
隨著載人登月任務的開啟,老中是不會放過任何一點前期可能獲得的數據的。
畢竟前期獲得的數據越多,載人登月就越安全,越成功!
而就在老中這邊歡慶春節、爽看電影和暢想奔月的時候,世界其實並不平靜。
比如村西邊的熊大和熊二好像要開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