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k,你剛剛在集會上高喊"永不錄用家暴人渣",現在卻說"不針對具體個體",這是否意味著向資本壓力妥協?”記者追問道。
“真正的勇氣不在於保持絕對強硬,而在於承認認知局限。我意識到輿論審判可能造成的二次傷害,真正的改變需要係統性的解決方案。如果我們隻是消滅惡龍而不去填埋滋生惡龍的沼澤,這樣的正義並不完整。”林恩坦然看向鏡頭。
“你提到要建立"係統方案",你覺得如何確保不會淪為空洞口號?”
“這需要整個行業甚至整個社會做出改變,舒默議員的提案非常....”
結束采訪,林恩心情又恢複了愉悅,自己對米國社會的了解又深入了一步。
有媒體影響力確實很方便,奧斯丁一個電話就能安排妥當幫自己修補漏洞,買家媒體很有必要呀!
“蓋伊,我讓你打聽媒體售價的事情有結果了嗎?”
“哇哦,這事你還記著呢?”
“廢話,我又沒買到!”
“好吧,先說電視台,即使是地方性的電視台也非常貴,6月份美國廣播公司abc)剛剛以6500萬美元收購佛羅裡達州奧蘭多市的ftvtv?vhf頻道9),這個台大概覆蓋150用戶。全國性的你就更不要想了...”蓋伊確實做過調查,數據記得很清楚。
“奧蘭多?這種小地方電視台怎麼就值6500了!那雜誌呢?”
“雜誌更貴,4月份梅瑞迪斯集團斥資1.2億美元收購《soutiving》...”
“南方生活?這本是什麼雜誌?我怎麼沒聽過...”
“它們的競品是《居家與園藝》,發行量大概是200萬份。”
“園藝雜誌都賣這麼貴?這是瘋了!!報紙總便宜點吧?”
“甘尼特集團5月份收購《納什維爾旗幟報》,發行量大概12份,你猜猜花了多少錢?”
這報紙林恩聽都沒聽過,他隻知道《納什維爾之聲》....
“500?”這數字林恩是根據電視台覆蓋150價格6500估算出來的。
“哈哈,差遠了,這個數字是1.1億美元...”蓋伊大笑。
“這價格完全不合理吧!納什維爾這麼個小地方為什麼報紙會這麼貴?”林恩被這數字嚇到了。
“新聞上說甘尼特集團以‘全國性地方報業集團’為目標,86年已收購《今日美國》,他們需在田納西州建立據點。大型傳媒集團正在大肆並購,這是市場趨勢,所以無論什麼媒體現在溢價都很高...你就彆想了,買不起的。”
“紐約本地的媒體價格怎麼樣?”林恩猶不死心。
“你覺得呢?”蓋伊反問一句。
“說說吧....就當讓我死心也好...”林恩心裡一涼,喃喃說道。
“《紐約客》雜誌85年售價1.42億美元、《紐約每日新聞》報紙89年交易價1.45億美元、vhf電視台超2億美元,而且買不到。《紐約時報》?估值25億30億美元....還要我再說嗎?”蓋伊笑眯眯的。
“啊!!!好貴!那我還是買份小報好了....”
“小報也不便宜!你最近看得很開心的《紐約郵報》88年被新聞集團以3770萬美元賣給房地產商彼得卡利科。”
“shit,他們直升機都開的起還算小報?而且名字這麼高級!”
“他們本來就是小報定位,以娛樂、八卦內容為主,近年將零售價從50美分降至25美分,檔次又低了不少,聽說現在每天虧損嚴重。”
“哎,我好窮啊...你再幫我打聽打聽,我還挺喜歡這家報紙的...虧得厲害說不定很便宜呢?”
喜歡紐約1990請大家收藏:()紐約199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