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ki!看看這個劇本,瑪麗安這個角色喜歡嗎?”林恩把去掉裸露戲後的劇本遞給正敷麵膜的女朋友。ygod!你打算讓我和奧黛麗赫本一樣演瑪麗安?”妮可同樣喜出望外。
“凱文的項目,他會出演羅賓漢,你要是喜歡這個角色我就為你爭取,他們正缺錢。”
“親愛的你真好!不過這片子能給你賺錢嗎?羅賓漢的故事畢竟都被拍了這麼多次了...”
妮可還是懂事的,生怕讓自己賠錢,真是好女孩啊。
“劇本還在修改中,現在還說不好...不過要是有我和華納加盟那就不一樣咯。”
“你能說服華納加盟嗎?”
“應該問題不大,我和斯蒂夫羅斯關係不錯...你先看劇本,我和凱文打個電話通個氣。”
林恩其實自己心裡也沒底,時代華納這種大集團內部和一個王國一樣複雜,就像《郵報》罷工開始之前:
自己雖然靠《勇士之歌》和布什政府跟軍方、國防部關係不錯,但是代表軍工集團利益的政客和nrb勞資關係委員會,管理罷工事宜。)裡的委員是兩撥完全不同的人。
華納兄弟影業和華納唱片也完全是兩撥不同的人,最好還是能說服那邊的負責人,而不是通過斯蒂夫羅斯的關係強行安排下去,這樣搞的話,要是項目失敗,鍋可就全在自己身上了。
凱文在電話那頭的聲音帶著《與狼共舞》宣傳途中的疲憊和一絲難以掩飾的得意:“ink,那劇本...說實話,現在還一團糟。導演雷諾茲想要那個‘諾丁漢虐童狂魔’的版本,我覺得像坨屎!登舍姆的早期想法有潛力,但太暗了,羅賓漢得是個英雄,對吧?我現在腦袋裡全是蘇族人和野牛,根本沒精力...不過,”他話鋒一轉,聲音清晰起來,“如果是你和妮可感興趣...那另當彆論。我確實需要一個足夠強大、能壓服摩根溪那群混蛋的合夥人,把這片子扳回正軌。”
“那就好,凱文。”林恩嘴角勾起,“具體的,我會讓昆汀他們看看劇本,然後我們再談。”他需要更專業的視角來評估風險,畢竟4800萬即使在好萊塢也是頂級製作了。
昆汀、馬克和安妮幾乎是前後腳進入林恩的書房。他們剛從煙霧繚繞的剪輯室裡出來,還帶著黑眼圈,就被幾份厚厚的劇本分了工。
書房裡安靜下來,隻有翻動紙頁的沙沙聲。妮可坐在林恩身邊,手指有些緊張地絞在一起,眼睛卻亮亮地盯著對麵幾人的反應。
過了足足半個小時,安妮率先放下了劇本,神情專注而冷靜:“劇情主線本身沒有太大問題,羅賓漢傳說被演繹了無數次,觀眾基礎非常紮實。
重點是定位和明星效應。凱文·科斯特納的號召力,特彆是在《與狼共舞》之後,是頂級的。
他扮演一位正統、充滿英雄氣概的羅賓漢,符合大部分觀眾的期待。
瑪麗安的角色,”她看了一眼妮可,“設定是貴族少女,堅韌、有主見,甚至有點叛逆...感謝編劇登舍姆的女權意識基礎,這是個非常討好的女主角戲份,能充分展現魅力,推動劇情,有發揮空間。
妮可的形象和氣質非常適合。這類古裝巨製裡的‘女神’角色,是鍍金履曆的絕佳選擇。”
她頓了頓,補充了一句重要的市場考量:“關鍵是票房潛力巨大。史詩動作、浪漫愛情、凱文·科斯特納的明星光環,再加上華納的宣發能力——如果我們能爭取到的話,商業前景非常明朗。
妮可現在最需要的就是這類能讓她躋身一線、快速擴大知名度的作品。從妮可的事業發展和商業回報角度看,這個項目值得全力爭取。”
馬克接著安妮的話茬,手指點在預算那一欄上,眉頭習慣性地微微鎖著,一副“錢怎麼花、怎麼控製”的憂心模樣:“4800萬的預算,放在哪裡都是一筆巨款。
摩根溪作為獨立製片公司,資金鏈的穩固性是我們必須考慮的風險。
他們之前就砍掉了特效場景來控製成本,這意味著對實拍要求更高,也可能意味著潛在的經費不足導致製作縮水——要麼服裝道具場景省錢,要麼拍攝周期緊張影響質量。”
他抬起頭,目光掃過林恩和昆汀:“劇本還沒定稿就是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登舍姆沃森的初稿,科斯特納要求的修改版,雷諾茲想要的黑暗版...現在又因為凱文的離開而停滯。沒有一個各方認可的堅實劇本,開拍就是冒險。
導演凱文·雷諾茲...”他嘴角撇了撇,“履曆缺乏頂級大片經驗,風格和凱文明顯不合。兩人之前的決裂就已經證明了這點。
這種導演和男主角之間的深層矛盾,一旦在拍攝中再次爆發,很容易失控導致項目翻車,甚至大規模補拍,增加難以預估的成本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