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大學深秋的校園,金紅色的落葉鋪滿了哥特式建築間的步道,踩上去發出沙沙的輕響。
午後的陽光穿過稀疏的枝椏,在詹妮弗·康納利深栗色的長發上跳躍,也照亮了林恩微微蹙起的眉頭。
詹妮弗的心跳得有些快,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背包帶子。
她沒想到ink真的會答應,在她打出那個電話,以“工作人員可能找不到所有隱蔽的宣傳點”為借口,提出帶他親自來看看時,她心裡其實沒抱太大希望。
他太忙了——頒獎季的硝煙彌漫,和sbk的公關戰打得如火如荼,名下幾家公司的事務千頭萬緒,甚至還要應付高中課程...而他,才十七歲!
可他還是來了。此刻就站在她身邊,高大挺拔的身影在古老的校園裡顯得格外年輕又格外醒目。
詹妮弗偷偷瞄了他一眼,他正專注地看著宣傳欄上那些sbk炮製的、色調陰暗、語焉不詳的海報,微皺的眉頭下是深邃的眼神,側臉的線條在陽光下近乎完美。
‘妮可·基德曼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係嗎?’這個念頭不受控製地冒出來,帶著一絲酸澀和難以言喻的羨慕。
然而,林恩的眉頭緊鎖,思考的卻並非眼前sbk那拙劣的攻擊。
這些海報?在他眼中不過是蒼蠅嗡嗡,隨手就能拍死的玩意兒。
他早已不是那個會被小報謠言困擾的布朗克斯小子了。
他腦海中浮現的是“時光膠囊”項目那龐大的數據庫,以及傑西卡之前提到的用戶渴望“表達”和“共鳴”的需求。
這些海報旁邊,那些由學生自發張貼的、花花綠綠的便簽和打印紙,才是真正吸引他注意力的地方。
他的目光掠過那些sbk的汙穢,定格在幾份手寫的電影評論上:
《大白鯊》(1975)★★★★☆劃時代的驚嚇!少一星是那晃動的鯊魚模型...童年陰影!
《第三類接觸》(1977)★★★★★無與倫比!童年的憧憬成真了!
《奪寶奇兵》(1981)★★★★★+!印第安納瓊斯定義了冒險!教科書級彆!
《太陽帝國》(1987)★★★☆☆太沉重了,不像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風格...
《直到永遠》(1989)★★☆☆☆對不起,史蒂文,這次太煽情了,有點失望。
——熬夜的影迷
簡單的幾顆星星,幾句直白的感受,卻充滿了鮮活的生命力和真實的共鳴。
這不就是傑西卡之前提到的“線下氛圍”和“公共表達”的完美雛形嗎?
一種簡單、直觀、能體現態度並能與他人產生“共鳴”的方式!
打分製!
唱片、電影、甚至書籍、餐廳...任何東西都可以用這種形式!它天然具有傳播性和討論價值。
傑西卡的話再次清晰地回響在耳邊:
“...他們渴望一個簡單的、公共的、能體現自己態度和與他人‘共鳴’的方式。”
這不就是答案嗎?一個比“收藏”功能更直接、更普適、更能激發社區活力的功能!
技術上?正好傑西卡在推動改進檢索方式...斯坦福的傑瑞!
那個對計算機和未來網絡充滿熱情的華裔小子!他肯定不在乎什麼臨近的感恩節聖誕節新年,春節才是他的大日子。
一個電話就能把他從加州薅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