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單曲宣傳的密集行程。
十二個州的行程如同連軸轉的陀螺,將他們卷入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每一天都像被精確切割的模板:
清晨,在陌生的酒店房間被鬨鐘驚醒,匆匆洗漱,趕往當地電視台錄製早間節目。
聚光燈下,林恩和馬庫斯需要精神飽滿地接受采訪,談論新歌創作、時代廣場首秀、科威特滅火行動...一遍又一遍。
上午,奔赴當地最大的電台,在狹小的直播間裡對著麥克風重複著相似的宣傳語,接聽聽眾熱線,偶爾即興清唱幾句。
中午,參加唱片店簽售會或小型歌迷見麵會。麵對狂熱粉絲的尖叫和簇擁,他們需要保持微笑,簽名、合影,手臂酸痛是常態。
下午,接受當地主流紙媒的深度專訪,回答關於音樂理念、社會責任感、未來規劃等更深入的問題。同時可能穿插一場公益探訪活動——比如去兒童醫院慰問,或者為某個社區中心捐贈。
傍晚,趕往當晚的演出場地——可能是大學體育館、劇院或露天音樂節舞台。進行緊張的彩排。
夜晚,正式演出!在震耳欲聾的音樂和粉絲的歡呼聲中釋放能量。但演出結束並非終點,通常還有後台媒體群訪或小型慶功宴。
深夜淩晨,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酒店或直接趕往機場,在車上或飛機上爭分奪秒地補覺。目的地是下一個城市。
第二周開始,馬庫斯臉上的興奮和新鮮感早已消失殆儘。
他像被抽走了靈魂,上車或登機後立刻癱倒在座位上,眼神呆滯地望著窗外飛速掠過的風景,或者乾脆閉目養神,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
隻有在舞台上,當音樂響起時,他才能短暫地找回那個充滿攻擊性的“qbkia”。
結束了一個州的最後一場活動,林恩回到舒適的房車上,看到馬庫斯正像隻累壞的大狗一樣,把頭枕在哈莉·貝瑞的腿上尋求安慰。
“這才跑了不到一半呢,馬庫斯,”林恩坐到對麵的沙發上,語氣帶著一絲調侃,也有一絲感同身受。
要不是為了幫馬庫斯快速打出名氣,他也不會接受大西洋唱片安排的牛馬行程,起碼電台和紙媒的那些采訪他早就不怎麼去了。
“以後你發專輯或者單曲,行程會比這次更加密集,強度更大。”
馬庫斯連眼睛都懶得睜開,聲音悶悶地從哈莉腿上傳來:“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好累...骨頭都要散架了...”
哈莉溫柔地撫摸著他的頭發,輕聲安慰:“但你真的很棒,馬庫斯。舞台上的你光芒四射。”
這時,福勒走了過來,遞給林恩一疊設計稿和一張打印出來的專輯封麵效果圖:
“老板,這是您首張專輯《ink》的封麵設計定稿和隨專輯附贈的海報設計,大西洋唱片那邊請您最終確認。”
林恩接過圖紙,目光立刻被封麵設計吸引。整體風格簡約而富有衝擊力。
主色調是深沉的藍黑色背景,象征著世界的深邃與未知。
核心元素是一顆被撕裂的地球模型,裂痕處燃燒著熾熱的橙色火焰。
火焰形態並非肆意破壞,而是如同靈巧的針線,將撕裂的地球“縫合”起來。火焰的形態既像針線,又像林恩名字的首字母“”的抽象變形。
專輯名“ink”以簡潔有力的白色無襯線字體,沉穩地置於畫麵下方。
設計理念完美契合林恩“用音樂和火焰修複裂痕”的個人品牌理念——音樂如同火焰,既有力量撕裂舊世界,又能縫合裂痕,修複世界。
林恩眼中露出滿意的神色:“這是李·克勞eeco)幫我設計的吧?一看就是他的風格。簡約、有力、概念清晰。就用這版了!”
李·克勞是chiat\day廣告公司的傳奇創意總監,以蘋果和耐克廣告等經典作品聞名。
也是林恩個人品牌理念的設計者。
福勒點頭:“確實是他親自操刀。那我就回複給大西洋唱片,下周這張專輯就會正式上市鋪貨...”
林恩看著海報設計...主要是他不同造型的寫真,摸了摸下巴,略帶一絲猶豫:
“不過...我一個男歌手隨專輯附贈寫真海報,是不是有點...太自戀了?”
“這可是你的歌迷強烈要求的!”梅晨在一旁插話,笑嘻嘻地說。
“她們在俱樂部論壇bbs此時已成熟,處於黃金期。用戶可以在上麵發布帖子、發送站內郵件、進行實時在線聊天。)上都快刷屏了!
說你的身材太好了,一定要有海報貼在牆上!我昨天還聽一檔八卦節目說,你現在可是全美少女心中的理想男友模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