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紀神色一凜,似乎有所發現,迅速將火把湊近地麵,仔細查看後說道:“瞧這地麵,有不少新鮮的腳印,淺的腳印步伐較小,應該是孩子們的,深的腳印間隔較大,估計是押送之人留下的,這些腳印如此雜亂,應該是孩子們被匆忙帶走時留下的。”
李羨安蹲下身子,順著腳印的方向看去,“這些腳印雖然雜亂,但方向明確,隻要我們順著這些腳印追查下去,想必就能找到孩子們究竟被帶到了何處。”
三人沿著腳印的方向前行,卻走到了左側的通道中,繼續深入,眼尖的蘇璃月發現牆壁的一側有異樣,仔細一看,竟是一個隱秘的通道入口。
入口處十分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周圍的石壁上有不少新的劃痕,像是有人匆忙間攀爬所致。
“看來孩子們就是從這裡被帶走的。”蘇璃月說著,就要往通道裡走去。
李羨安抬手攔住她:“小心為上,這地方如此隱秘,不知道裡麵有沒有陷阱。”
他彎腰從地上撿出一枚石子,朝著通道內扔去,石子落地,傳來清脆的聲響,在寂靜的通道裡格外清晰,並未觸發什麼機關。
三人這才依次進入通道,通道內陰暗潮濕,彌漫著一股更加難聞的氣味。
他們舉著火把,緩慢前行,火把的光芒,在潮濕的石壁上反射出詭異的光影。
通道彎彎曲曲,時而狹窄得僅能側身通過,時而又稍微寬闊一些,但也不過能容納兩人並肩。
就這樣走了一段路後,前方出現了一道微弱的光線。
三人加快腳步,朝著光線的方向走去,當走出通道時,發現身處一片荒廢的庭院之中,四周彌漫著一股死寂的氣息。
庭院裡雜草叢生,房屋被大火燒過,留下一片焦黑的廢墟,房梁橫七豎八地躺著,破碎的瓦片散落一地,顯得有些淒涼。
但從殘留的地基輪廓,以及部分尚未完全坍塌的結構來看,這裡曾經應該是一座類似塔樓的建築。
“這是什麼地方?”楊紀皺眉打量著四周。
“這是我姨母家的家廟塔。”蘇璃月說道,眼神中流露出一絲複雜的情緒。
經她這麼一提醒,楊紀與李羨安頓時恍然大悟。
王家與婁家隻有隔著一條巷子,而王家鬨出了白衣女鬼事件,謠言傳開後,嚇得百姓避之不及,這片區域淪為了無人敢涉足的禁地。
如此一來,自然不會有人察覺到這條地道。
李羨安點頭道:“這條地道連通了王家與婁家,看來你姨母一家半年前突然走水,背後怕是另有隱情,隻是如今婁濟仁已死,想要調查清楚,不太容易了。”
楊紀握緊拳頭,麵色凝重:“不管怎樣,當務之急是找到孩子們。”
三人在庭院中繼續沿著腳印前行,繞到了家廟塔後側,這裡是一堵圍牆,正對家廟塔的地方有一道門。
此刻是打開的,在微風中輕輕晃動,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
穿過那扇敞開的門,步入了一條靜謐的巷子。
腳印到這裡開始變得淩亂,也消失了,留下的是一道道頗深的車轍印,似乎是在不久之前,有多輛沉重的馬車停留於此。
楊紀蹲下身子,仔細觀察著車轍印,一邊觀察一邊說道:“這些車轍印很新,泥土還未完全風乾,從車轍的寬度和深度來看,這些馬車裝載的貨物不輕,很有可能就是孩子們。”
李羨安道:“婁濟仁背後是四海商會,之前在悅來軒時,我留意到四海商會的馬車,車廂高度遠超普通馬車,足有一倍之多,那時隻當是商會用來裝貴重物品,並未深究其原因,但結合當下種種跡象,那特意加高的車廂,分明就是為了掩人耳目,將孩童偷偷運出城而設計的。”
蘇璃月柳眉倒豎,眼中滿是憤怒:“這群惡徒,竟然如此處心積慮,一定要抓住他們,讓他們付出代價。”
楊紀站起身來,目光看著車轍延伸的方向:“我們順著這些車轍印追下去,絕不能讓他們將孩子運出城。”
三人沿著車轍印快步前行,發現這些車轍印是往東城門而去。
李羨安轉頭看向楊紀,說道:“楊兄,四海商會車隊的人都是些江湖好手,僅憑我們三人怕是拿不下他們,依我之見,你速去婁府,將衙役都召集過來,我們的勝算能大些。”
楊紀也覺得李羨安言之有理,重重地點了點頭,“好,李兄、蘇姑娘,你們務必小心,我這就去!”
他說完,轉身朝著婁府的方向而去。
餘下的李羨安二人則沿著車轍印繼續追蹤,不敢有絲毫耽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