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樓內,仿若置身於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
腳下所踩,石磚皆精心打磨,光可鑒人,倒映著頭頂高懸的八角琉璃宮燈,光影如夢。
抬頭望去,雕梁畫棟,朱紅立柱金龍盤繞,牆壁上掛著一幅幅名家墨寶,書法筆鋒剛勁有力,畫作意境深遠悠長。
大廳中,梨木桌椅祥雲朵朵,瑞獸奔騰,錦緞桌布配銀質餐具與琉璃酒盞,華麗儘顯,角落青銅香爐檀香嫋嫋,營造出一種令人沉醉的氛圍。
“哇!”楊福忍不住驚歎出聲,轉著圈四處打量。
其實,又何止是楊福呢?
就連身為京城貴胄子弟的楊紀,也從未見過如此奢華的酒樓。
這不禁讓他暗自琢磨,這酒樓的主人究竟是何人,能有這般手筆?
帶著這份好奇,楊紀跟隨張景和沿著木樓梯拾階而上。
楊紀問道:“張大人,不知這如此氣派的酒樓,是何人所開?”
張景和微笑著開口:“此間酒樓的主人,乃是程又清。”
楊紀原以為會是四海商會中的某位當家人物,畢竟在這陵安城,四海商會勢力龐大,沒想到卻是另有其人。
“程又清?張大人能否為我詳細講講此人?”楊紀問道。
張景和腳步不停,一邊向上一邊說:“這程又清並非傳統商賈出身,聽聞他是朝中程參政的侄子,早年也是一位讀書人,後來不知為何,棄文從商,耗費數年心血,打造了這座酒樓。”
這程參政,楊紀當然知道,名為程萬裡,早年曾在揚州任布政使,後來被聖上召回京都,沒過幾年便官拜參知政事,也就是副相之職,官居從一品,絕對稱得上是朝廷舉足輕重的重臣。
此人在官場上遊刃有餘,極善揣度聖意,深得聖上的恩寵與信賴。
如此看來,程又清能在勢力盤根錯節的地方站穩腳跟,背後有這樣強大的靠山,倒也不足為奇。
思索間,他們已經來到二樓。
二樓格局與一樓又有不同,這裡劃分了一個個精致的雅間,每個雅間的門都由上好的楠木製成,上麵雕刻著精美的花鳥圖案,栩栩如生。
楊紀不經意間往其中一間敞開的雅間瞥去,隻見裡麵的賓客們身著華服,圍坐在桌前,桌上擺滿了珍饈佳肴。
一名歌姬手持琵琶,輕撥琴弦,婉轉歌聲飄蕩。
“楊大人,此次聚會主要是為你接風洗塵,介紹陵安的各界人士與你認識。”張景和輕聲解釋道,“平日裡大家各自忙碌,難得有這樣的機會齊聚一堂,說起來,這次都沾了你的光。”
“張大人說笑了,我隻是一個小小的七品巡按,能得各位如此重視,實感惶恐,今日有幸與陵安賢達相聚於此,也是倍感榮幸。”楊紀謙遜的說道。
張景和的話,楊紀一個字都不信,這次邀請他來參加聚會,真實目的絕不簡單。
楊紀猜測,其一,眾人賣他父親刑部尚書的幾分薄麵,才對他如此禮遇。
其二,他此次“空降”陵安,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難免惹人猜疑,所以他們急於探個究竟,想知道他是不是身負皇命,前來調查上任巡按常瑾的死因。
又或者是,他在平康縣偵破了孩童失蹤案,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這才擺下這場聚會,試圖用些手段收買他,讓他適可而止。
新來的巡按大人是敵是友,他們總要試探一番。
不管怎麼來說,這場聚會,自己得小心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