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全是解釋與設定,如果看不下去的讀者,可以選擇不看,或者隻看前4段。
先說最最重點的內容。
在第三卷結束的時候,把暗靈星上的陸地生物們全給揚了的逆熵體,在回歸樂園之前,“帳上”還有這麼多的負熵點數——
9.857億。
至於數量如此巨大的負熵點數是怎麼來的?
詳細的計算過程如下,可證明這個數不是作者一拍腦袋想出來的:
全屬性為5的標準普通成年人類,死後會向逆熵體貢獻是0.025個負熵點數;
考慮到暗靈星是三階世界,暗靈星的普通成年人類的全屬性一般比5要高一些,一般在10點上下有所浮動,就取10點;
105x1.015=2.,為了方便計算,就取到小數點後1位,也就是2.1;
所以,一個暗靈星的普通成年人類被逆熵體乾掉後,會貢獻出2.1x0.025=0.0525個負熵點數。
本次世界進度開始時,暗靈星上一共有19億人口,而在結束時這19億人口就算沒歸零,那也很快了。
為了簡便計算,就當暗靈星的人口數量歸零了吧。
那麼,將這19億人口乘以0.0525,得到的數字便是慕北從暗靈星人族那裡獲得的負熵點數總數了嗎?
當然不,那多了。
暗靈星人口是有結構的,可大致分為嬰幼兒10歲以下),青壯年11歲到45歲)和老年人46歲以上)。
千萬彆拿現世的標準跟暗靈星比。
雖然暗靈星是3階世界,但無論是生產力水平,衛生情況,安全水準,還是社會保障製度,暗靈星都要遠遠落後於現世。
因此,暗靈星人族的平均壽命隻有42歲,46歲以上人便已經算是老年人了。
隻有那些青壯年死後,才能貢獻出高達平均後0.0525個負熵點數。
而嬰幼兒和老年人們可貢獻的負熵點數要比0.0525這個數字低上不少,平均下來分彆是0.0125和0.0375。
由於暗靈星人族中的統治階級曆來鼓勵人們生育,所以暗靈星的人類人口結構圖,呈越往上越窄的金字塔形態。
根據統計,暗靈星上的嬰幼兒數量占總人口比重的大約是65,青壯年的比重大約是32,而老年人口比重大約是3。
綜上所說,暗靈星的19億人口大約總共為向慕北貢獻了65x19x0.0125+32x19x0.0525+3x19x0.0375=0.億個負熵點數。
將該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後一位,四舍五入後,便是0.5億負熵點數。
而除了作為星球主體智慧種族的人類之外,還有很多暗靈與動植物的存在,也向慕北貢獻了非常多的負熵點數。
這部分算起來倒是就有些麻煩了。
為了算出暗靈星上的非人類陸生生物們,大致為逆熵體提供了多少負熵點數,我將暗靈星陸地上所有地貌按照生物資源的密集程度,從高到低分為五級;
而每一級的生物資源密度差距是一個數量級,也就是10倍。
這五級分彆是:
林地,濕地,草地,城鎮,沙漠與冰川。
其中,為了避免重複計算,將城鎮一級中不包含人類;
草地中包含了農田這種地方,把農作物也算是一種“草”;
至於沙漠和冰川為何會被放在一起的原因是:它們都是極端環境,生物資源是差不多地稀少。
關於森林的數據,在第92章中出現過:
1.2萬平方公裡的森林,在毀掉後,慕北從中獲得了大約1.7萬個負熵點數。
換算一下,便是每1萬平方公裡的森林,可向慕北貢獻大約1.4167萬個負熵點數。
森林既然算出來了,那麼剩下四級也能算出來。
每1萬平方千米的濕地是0.1417,草地是0.0142,城鎮是0.0014,沙漠與冰川是0.0001,單位全都是“萬個負熵點數”。
根據統計,暗靈星陸地上這些地貌的占比分彆為:林地47,濕地2,草地30,城鎮12,沙漠與冰川9;
再結合暗靈星陸地麵積為14億平方千米,即萬平方千米;
便可算暗靈星上非人類陸地生物一共為逆熵體提供了這些負熵點數:
47xx1.4167+2xx0.1417+30xx0.0014+12xx0.0001=.1萬個負熵點數。
換算為以億為單位,並進行保留小數點後一位的操作後,便是9.4億個負熵點數。
綜上所述,逆熵體本次的暗靈星之行,一共獲得了大約0.5+9.4=9.9億個負熵點數。
慕北在暗靈星上已經使用了將近50萬個負熵點數。
乍一看50萬雖然不算少,但其實連9.9億零頭中的零頭中都沒有到。
好了,以上部分便是9.857億個負熵點數是怎麼算出來的全部計算過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
接下來,是慕北逆熵體在第三卷結束時的數值和戰鬥力信息,以及關於這些信息解釋與設定補充。
在以後的章節中,本章出現過的信息便不會再重複,頂多提一嘴是怎麼來的,不會做過多的解釋。
關於歸屬於不同模塊的內容,我用了兩個連續的破折號分割。
————
個體信息
姓名:慕北
職業:逆熵體
種族血統:舊神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