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父母死後,家中所有財產已被查封抵債。
從法律的角度,原主是不需要背負父母未償清的債務的。
但現實中,討不到債的債權人們根本不相信季家什麼也沒給原主留下,所以還經常打擾原主的生活。
沒有親戚願意惹麻煩上身,11歲的原主便由於無人撫養而被送去了福利院。
時璟寒決定資助原主時也隻有11歲,而且人在國外,有的事情隻能交托給在國內的大人去辦。他的小舅韓硯就是這樣成了原主名義上的資助人。
韓硯將原主從福利院接了出來。因為有韓硯明著的保護,原主的生活恢複了平靜。
之後韓硯按時璟寒的要求安排了人去照顧原主的生活,又把原主安排進了明城最好的私立學校,每次原主惹上事情也會不遺餘力地擺平。
雖然時空任務者季如來了後對一些細枝末節表現出了不滿,但平心而論,在很多方麵,時、韓二人其實已經做得非常不錯了,比某些父母對自己子女做的都要好出了一大截。
原主也門兒清,她知道資助人的好,所以從來不挑剔給到她的一切,更不會要求更多。
至於她自己得到的“行為不端、不服管教”的名聲,那是她自己的事情。
就好比,彆人已經把美味佳肴送她麵前了,她因為挑食而營養不良,總不能還要怪彆人沒將飯菜塞進她嘴裡吧?那可真是恩將仇報了。
時璟寒說對季如感到陌生並不是一句掩飾身份的假話。
第一、雖然他實際負擔了原主的所有生活學習費用,但一直到上學期他從國外轉回明城外國語學校上學之前,他都沒有見過原主。
而他上學期整個學期實際出勤不超過10天,這學期也是因為比賽已經開始了才多出現在學校幾天。
這些時日裡,他隻遠遠地看過季如幾眼。那天在紅綠燈下,要不是眼尖的助理提醒,他根本認不出那是季如。
第二、助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向他交一個反饋表,裡邊的信息包括了季如健康、學習、主要社交等方麵的情況。
那些信息在時璟寒心裡生成了一個人物畫像。
這個畫像在過去幾年裡一直是很穩定的,即使有變化,也不會一次變化太明顯。
時璟寒最近一次收到信息反饋是上周,這信息表上反饋出來的內容沒有常理說不通的地方,但打破了他心中原來的畫像。
今天,在第一次與季如正式見麵後,原來的畫像更是徹底粉碎了。
不,不應該用粉碎來形容。
原來的畫像是灰蒙蒙的炭筆素描,現在的畫像是色彩斑斕的油畫。
是重構了。
時璟寒拿出手機,點開季如的頭像。
頭像放大後能看出是一隻小狗,應該是方姨提到的她最近收養的那一隻。
她的朋友圈裡什麼內容都沒有。
這點和他一樣。
不過,她比他多填了一句自我介紹:「這個人不太喜歡講道理。」
想起她跟沈驍的互動,確實是不喜歡講道理的樣子。
還挺實誠。
時璟寒勾起了唇角。
這天之後,季如就開始進入狀態準備迎戰期中考試了。
再次備考,她感覺比從前輕鬆太多了。
倒不是因為已經考過兩次了,而是因為不斷穿越的這些年她學習的東西太多了,思維變得很靈活。書本那些知識就算被忘記了一部分,重新拾起來也很容易。
但她是個保守型任務者,複習起來沒有一點偷懶。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回到公寓,手邊都沒有離過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