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我在學校尋找高能燃料時,從資料室裡看到了您的論文……”
麵對於永忠教授的疑問,劉威銘不得不做出解釋。
他忘記了,現在於教授還沒去北理工,自然也就沒有北理工的支持跟高端實驗室作為基礎,讓他能從理論到實踐,在實驗室條件下尋求改進合成c20高能炸藥的工藝。
79年於教授合成的樣本,因為成本太過高昂,經費又緊張,短期內很難投入實際運用,最終也就沒有持續研究。
“那一份樣本已經丟失了,當初合成的劑量很少,連理化分析都沒有完成。”
於教授很嚴肅地告訴劉威銘。
陸軍後勤裝備處的副處長親自找他,讓於教授意識到陸軍對他的研究成果的重視,問題是他都不敢保證多長時間能研究出實驗室穩定合成的配方。
更不要說工業化生產工藝。
“於教授,我們是研究導彈的,要想進一步提高威力跟射程,就必須要更大的殺傷半徑,否則,即使我們的空空導彈射程能有幾百公裡,也很難產生作用。”
劉威銘自然知道,“所以,我們希望您能在這方麵繼續研究下去。”
“還有,這不隻是能作為戰鬥部的裝藥,同樣也能成為彈道導彈的固體燃料推進劑!恰恰,我們手裡也有這方麵的項目。”
高能材料不隻是能作為戰鬥部的裝藥。
甚至一些固體導彈使用的燃料推進劑比普通炸藥的能量密度還高。
“期限呢?”
於教授沒有因為劉威銘年輕就看輕他。
一旁的廖強跟曹峰都沒有插言,很能說明問題了。
他同樣不想放棄繼續研究籠型結構炸藥。
“不設期限,全力支持!”
劉威銘輕聲說道。
一旁的曹峰聽到這話,不由急了。7戰術導彈的威力如何提升?
還沒等他開口,他旁邊的廖強就拉了拉他的衣袖,輕輕搖頭示意他不要開口。
“帶我去實驗室。”
於教授沒有再猶豫。
反正都是為國家工作,在哪個單位都一樣。
“兩位,麻煩你們先等一下,我帶於教授去化學實驗室。”
“你先帶於教授去實驗室。”
廖強點頭。
等到劉威銘帶著於永忠離開,曹峰才迫不及待地問道:“領導,他這不設期限,誰知道得多久才能搞出來啊!難不成咱們的導彈不用彈頭?”
他到現在,依然心心念念地想要看到遠程導彈裝上1.5噸tnt炸藥的威力。
那不得一炸一大片?
陸軍目前可沒有這樣殺傷力的彈頭。
陸軍火力不足恐懼症,在曹峰身上體現得淋漓儘致。
“不裝戰鬥部也不是不可能。裝備了這東西,一年都不一定有經費搞一發實彈打靶。太貴了!”
廖強歎了口氣。
一發戰術導彈打出去,差不多就是一輛59坦克沒了。
“不過,劉威銘既然這樣說,肯定有替代方案的。”
“對。劉威銘已經搞定了新型雲爆彈,不過目前隻有銀河一號模擬的理論數據,現在車間已經開始在生產彈頭,等到製導係統生產組裝完成,導彈就可以試射了。”
一直都陪著眾人,沒有插話機會的葉永安終於有了開口的機會。
“什麼?這麼快?”
兩人都是一臉震驚。
“快帶我去看看!”
廖強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心心念念的陸軍遠程真理。
光靠大炮跟敵人講道理,距離不夠,敵人根本不聽。
有了射程300公裡的真理,300公裡範圍內,敵人都會講道理的。
葉永安沒有拒絕,帶著兩人向著被分隔成多個區域的總裝車間走去。
619的化學實驗室管理比其他風洞實驗室跟超算中心還更加嚴格。
這是劉威銘從改變了619命運獲得話語權後,就要求的嚴格管理。
為了儘可能地避免事故發生,劉威銘直接把幾十年後的規章製度拿出來。
經過一番前期準備工作,換上防靜電服後,於教授跟著劉威銘進了619的化學實驗室。
剛一進來,整個人的目光就被一台設備吸引住,再也挪不開。
“黃蘭友博士團隊設計開發的dx4高分辨大型射透顯微鏡,分辨率為3.4埃米十億分之一米)、放大倍數700倍~60萬倍、高壓穩定度為0.0000047in;物鏡電流穩定度:0.000002in……”
劉威銘向於教授介紹著。
“這裡麵不隻是國產最先進大型電子顯微鏡,還有離子探針譜分析儀等尖端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