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不足!
這不是廢話嘛。
誰不知道pa部隊的裝備差,尤其是重型火力根本就沒法跟世界軍事強國比?
“小劉啊,咱們現在說的是海灣戰爭,不是談我們火力不足的問題。”
曹副總提醒劉威銘。
“是啊!是啊!無論是戰機還是坦克、大炮,部隊數量都不足,還落後是事實,我們也在發展嘛!”
“咱們部隊人均重武器不足不說,軍費少,平日裡連實彈射擊都很少也是實際情況,以後會改善的。”
眾多大佬紛紛開口辯解著。
軍費少,裝備落後,是誰都知道的。
國家窮嘛。
劉威銘目光快速掃視一圈,把眾多大佬的反應都看在眼裡,在心中默默歎了口氣,他們說的跟自己提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諸位領導,我說的火力不足,不是指我們的重武器……各種口徑的火炮,已經足夠多了。彆的不說,僅僅是前幾年的對越反擊戰,咱們半個小時就向敵人傾瀉數萬發炮彈,在712炮戰中更是單日打出去發炮彈……”
要論重炮數量,目前全世界估計也就蘇聯的炮兵數量比pa更多。
大炮兵思想下,陸軍的經費,重點向炮兵建設傾斜。
“比起單純的比數量,不講射程、精度、響應速度等,那都是耍流氓。單純靠著重炮火力覆蓋的飽和打擊,已經無法產生太大作用……二戰時期,動輒數千上萬門重炮火力覆蓋,實際上絕大部分炮彈都沒有產生殺傷力,命中率不超過5,如果重炮精度夠高,幾十上百門炮就能達到同樣的效果……空中轟炸也是如此……而這一點,在東北那邊的半島上,我軍更有發言權……”
眾多大佬沉默了。
劉威銘說的是事實:隨著戰爭經驗的總結,部隊集結都是在戰場之外,而重炮的射程不夠,精度也不夠,想要再火力覆蓋集結區域,並不是容易的事情。
火力覆蓋看似凶猛,可成本也太高了。
“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追求精度高更的定點打擊……之所以所火力不足,就是指精確武器。這次海灣戰爭,美帝跟聯軍使用了多種新式武器,不隻是機動性更強的巡航導彈,還有專炸雷達的反輻射導彈、用來攻擊堅固工事裡的精確製導炸彈、攻擊發電設施的電磁炸彈、石墨炸彈……”
一係列的新式武器,中方都通過在伊拉克派駐的觀察員了解到。
美帝跟聯軍並沒有封鎖相關消息。
甚至為了擴大影響力,給伊拉克方麵造成更大心理壓力,還專門向媒體做了簡單介紹。
“說到底,以前蘇聯的那種機械化部隊大縱深穿插、迂回作戰的模式已經過時!”
劉威銘嚴肅地說道。
眾多大佬心中一沉。
他們就擔心這問題。
伊拉克軍隊可是完全按照蘇軍模式建設,甚至在某些程度比pa的更先進,至少機械化完成程度更高,裝備的戰機跟坦克更先進。
可現在,先進的坦克根本就沒有用武之地。
至於戰機?
失去了遠程預警雷達、指揮係統,連敵人來了都不知道。
一旦遇到空襲,連升空攔截敵人的轟炸機跟攻擊機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