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來,你是支持劉威銘的?”
“肯定支持啊!在前些年,那麼多先進的尖端項目下馬,是因為國家窮,要集中有限的資金來搞經濟基礎建設,現在部隊自己有錢,如果不搞這些項目,會被國家進一步削減經費……人家美帝一年軍費將近3000億美元,蘇聯軍費更是占整個國家gdp才超過15,而我們的軍費不足60億美元!再降,部隊還怎麼發展?”
王立新臉色神色嚴肅。
從改革開放開始,部隊就開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而現在,完成了百萬大裁軍後,有一些領導覺得部隊經費應該進一步削減!
無他。
反正現在爆發世界大戰的可能性無限趨近為零,不打仗了,自然沒有必要往國防上投入太多。
隻有部隊的高層們清楚,一旦國防建設跟不上,敵人的欺負也就隨之而來了。
落後,就要挨打!
曾經的滿清,巔峰時期經濟一度占到世界經濟比重超過35;而在兩次鴉片戰爭後,滿清的經濟占世界比重,從35降至1870年的17,發動鴉片戰爭的日不落帝國,gdp占世界比重直接躍升至24……
如果把那些賠款的錢拿來建設國防,哪裡至於?
“唉!”
曹副總歎了口氣,“接下來,先看看劉威銘的動作吧。”
要支持619的發展,直接給錢不現實,何況人家619手裡的資金比部隊小金庫還多。
“配套的技術跟項目!”
“陳為民在聯係一重跟二重,並且請出了去年已經離休的沈鴻部長,準備搞6.5萬噸的大型模鍛機跟噸的自由鍛壓機……”
王立新說道。
“哦?”
這事情,曹副總還真不知道,“秦浩然那家夥,現在什麼都不向上麵彙報啊!”
在曹副總看來,這肯定也是619所需的配套。
當初在解決了噸液壓模鍛機後,因為國家窮,資源有限,大壓機團隊就沒有繼續研究更大噸位的模鍛機——那時候也用不上。
一直到運10這款110噸級大飛機項目進行生產製造才發現,沒有更大噸位的大壓機,大飛機的結構強度無法保證。
“運9現在已經進入地麵滑跑試驗,預警機的設計跟測試一直都在同步進行……劉威銘當初就提出,運9的大梁也必須用鍛壓機一體成型……”
“關注一下。”
曹副總覺得,既然是劉威銘重視的事情,那就肯定不隻是為了大飛機。
很多裝備都用得上。
雖然他不是很懂工業,但是他懂人心。
另一邊,陳為民跟已經83歲的沈鴻顧問到了蓉城。
“陳司長,您怎麼能讓沈老親自來蓉城!打聲招呼,我親自去見老爺子啊!”
看著已經83歲的沈老依然身體硬朗,劉威銘鬆了一口氣,不過也有些不爽陳為民居然讓沈老親自來蓉城!
眼前這位大佬,可是在新中國成立後,親手組織全國技術大攻關,從1961年到1973年跨度12年時間,在蘇聯撤走援助、美帝跟西方封鎖的情況下,獨立自主搞出了關係到國家命脈的國寶級九套成套大型設備!
如此大佬,劉威銘怎麼敢怠慢?
“小劉同誌啊,你就彆怪為民了,是我主動要求來蓉城的。跟你聊聊後,順便再去二重那邊看看。”
沈老急忙開口,幫著陳為民解釋。
“讓二重那邊的相關人員去見您老啊。”
劉威銘可不希望因為自己,就把沈老給累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