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噸級運輸機!
聽到運9的最大起飛重量後,曹副總跟陳為民也愣住了。
這樣一來,豈不是運9就有了運輸目前部隊裝備的79式主戰坦克的可能?
“劉總,不用擔心,結構強度是沒有問題的。這不同於運10是窄體飛機,而且尾部上掠角度更大,主體結構的主框梁利用噸大壓機一體成型,不需要如同運10那樣分段鍛造再進行焊接……”
見劉威銘皺起眉頭,馬總急忙解釋。
他們把運9的技術指標更改了,最早的運9是60年代設計,技術跟配套都沒法跟20年後的現在比,尤其是一些複合材料跟動力係統等。
在經過充分的論證後,有著劉威銘給的“便宜行事”權利,運10團隊的大佬們根本就不想搞最大起飛重量隻有77噸的運9。
百噸級,才是大飛機的入門。
“劉總,運8最大起飛重量61噸,最大載重20噸;搞出來的運9如果隻是最大起飛重量77噸,最大載重24噸,其實就沒有太大的必要,隻要動力係統足夠強勁,把運8加長、加寬一點,就能達到……”
一旁的夏建國也急忙解釋起來。
運8團隊同樣不願意搞隻提升了不多性能的一款運輸機。
對於他們來說,修改一下設計就能提升不少最大起飛重量,完全沒有必要去搞新的型號。
誰都知道,劉威銘是運9的最有力支持者,尤其是經費,整個運9研發的經費全部都是由619提供,劉威銘又是619背後的話事人。
一旦劉威銘不同意,619不給錢,後續的試飛工作怎麼搞?
有了百噸級的大飛機,後麵改一改,最大起飛重量直接就超過150噸了。
新的型號,可以直接挑戰200噸級的大飛機了。
“安全有保障嗎?我可不希望看到運10的那些問題出現!”
飛機自然是越大越好。
如果有可能,劉威銘甚至希望自己的國家現在航空製造能力能跟蘇聯一樣,直接造出安225那種最大起飛重量達到640噸,最大航程可以達到千米,攜帶100噸貨物也能飛9600公裡,運輸200噸貨物依然都能飛4500公裡的空中巨無霸。
問題是現在的配套能跟上麼?
安全問題,不能不重視。
“有保障!有保障!”
馬總跟夏建國等人忙不跌地點頭,異口同聲地回答。
見劉威銘神色舒緩了不少,馬總才補充著說道:“619支援給廠裡的銀河二號超級計算機,主要工作就是進行運9的模擬……超級計算機模擬沒有問題,我們才開始試製樣品的。”
“隻要安全性能可以保障,那就沒什麼。”
劉威銘聽到說超級計算機模擬沒有問題,也就鬆了一口氣。
隻要首飛成功,中國就真正擁有了百噸的大飛機製造能力。
雖然隻是渦輪螺旋槳飛機。
這玩意兒飛行速度不如噴氣式飛機快,但是對結構強度的要求也沒有那麼高。
“介紹一下吧!”
曹副總也是鬆了一口氣。
百噸級大飛機啊!
誰不想擁有呢?
而且這是軍用運輸機。
“修改設計後的運9,機長42米,翼展45.86米,機高12.84米……空重38.5噸,最大載油量29.5噸,最大載重38噸……巡航速度620公裡每小時,巡航高度8400米……”
38噸的最大載重量?
劉威銘頓時皺起了眉頭。